「家庭因素」在离职理由是常见的员工离职理由,纵然某些是托词,但也某种程度真实反映出现代职场的变化。为了留住好人才,国际知名企业毅然推行「在家工作」制度。

最近观察日本企业有一种感觉,引导日本变革的,似乎不是新创公司,反而是一些日本的大企业。就连新创业界来说,日本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来自大企业的投资,这是跟其他国家很不一样的地方。(请看〈 Corporate Venture is the King in Japan〉)
为什么呢?或许因为日本优秀的人才大部分还是在大企业上班;或许只是因为媒体都报导大企业,不报导小家公司的创新;也或许是日本的新创公司原本就不多。(最近看了《快思慢想》这本书,所以不能太断言自己想的东西,或许只是我脑里系统在作怪)
但总而言之,今天要介绍一个日本全球知名的大企业丰田(TOYOTA),最近的例子。
丰田汽车2016年 8 月,近乎全面实施员工「在家工作」制度
大家记不记得几年前 Yahoo 取消了员工「在家工作」福利引起的喧然大波?这个「在家工作」的话题终于跑到日本来了。
这次带头的,是日本最大车厂 TOYOTA,从(2016) 8 月开始,TOYOTA 所有的总合职社员(25,000人,包括人事、会计、业务、研发,不包括合约社员、工厂勤务的社员)都可以在家工作,一个礼拜只要到公司 2 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可以在家裡工作。
现在已经导入「在宅勤务」(home office)的日本企业不是没有,但是大部分都只是针对部分员工,而且可以在家工作的时间也有所限制,没有像 TOYOTA 一样全公司的(办公室)员工都可以申请,而且时间几乎没有限制(一个礼拜只要到公司 2 个小时)的企业。
TOYOTA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留住人才」更胜「改善效率」
在美国,「在家工作」的制度,不论采用与否,主要都是基于企业效率的决策。
如之前 Yahoo 取消在家工作的福利,是经营阶层认为员工一起在公司工作,可以加强沟通(注一)。又例如像 Dell 也推行在家工作的制度,2020 年要达到 50% 的员工在家工作的目标,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办公室所需要的空间(1 年可以省 1,200 万美金),员工也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同样是经营效率的讨论。(注二)
但 TOYOTA(或说是日本企业)导入在家工作制度,有个比较不一样的议题:员工育儿跟介护(照顾年迈父母)的需求。
TOYOTA 配合日本政府政策,在 2020 年前要将女性的管理职人数增加三倍(注三),为了这一个目标,所以第一个要做的就是防止女性因育儿而离职的状况。「在家工作」的制度就是防止的对策之一,不仅女性可以利用这个制度在家边工作、边带小孩,男性也同样可以轮流在家工作、帮忙分担育儿的工作。
另一个原因是,在家「介护」(照顾年老家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施行在家工作的制度,TOYOTA 也会因此失去许多人才。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目前日本每年约有 10 万人,因为介护而离职或转职。日本人口老化严重,需要在家介护的人势必会继续增加,在家工作的制度变成「不得不的福利」。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循序渐进」的执行
为什么 TOYOTA 能这么做?在家工作员工不会偷懒吗?它不怕资料外洩吗?
在其他国家执行都会有这种担忧了,更何况是在日本。如果你有在日本工作的经验,多少可以感受到这种变革在日本有多难推动,随便在公司提一个小改变,可能就被前辈、上司 challenge 到爆了。
那 TOYOTA 为什么敢这么做?答案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TOYOTA「在家上班」的改革,是採阶段式的执行,一开始只以育儿阶段的员工为对象,而且就算在家工作,每天至少还是要到公司 4 个小时;执行一段时间没有太大问题之后,在 2015 年 4 月,再将对象扩大到只要有 1 岁以下婴孩的员工都可以在家工作,而且一个礼拜只要到公司 2 个小时即可。最后才变成所有的员工都适用,阶段式的做法也很符合「丰田式改善」的风格。
另外,对于资料外洩,TOYOTA 也有防范措施。将员工和公司的资料集中到自家的云端硬碟统一加密,员工在内部的云端系统完成所有作业,不会有资料储存或下载到员工的电脑中,如此一来可以降低员工下载机密资料外洩,或电脑失窃的风险。
TOYOTA 带头的两个意义
由 TOYOTA 带头,在日本导入在家工作的制度,有两个代表性的意义。
1. 日本汽车产业甚至是部分製造业的制度,其实都是跟著产业龙头 TOYOTA 在走。
像是每年的暑假什么时候放,一定都会参考 TOYOTA 的日历;每年「春斗」(工会工资谈判),大家也都是参考 TOYOTA 薪资的涨幅、bonus 的多寡,来评估自己公司的谈判。这次 TOYOTA 带头导入在家工作制度,相信日本其他企业也会陆续尝试跟进。
2. TOYOTA 的生产系统、作业模式上的管理不仅是日本企业,在世界也是标竿企业。
这次 TOYOTA 导入在家工作的制度,大家也期待 TOYOTA 可以以它在生产上的效率管理,带进办公室员工在家庭与工作之间的效率管理上。
话说,中国企业以后对在家工作会不会也放宽?(或是已经放宽了?又「在家工作」会是现行中国企业普遍采取的「责任制」,面对制度是否能提出一种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解决方案吗?也许后续会有更多讨论)
如果放宽的话,是走美国路线,想要提高效率;还是走日本路线,想要留住员工呢?
如果放宽的话,会是大企业领导改革?还是新创公司带头冲呢?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