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事觉得法国佬都很「难搞」,因为他们无论跟自己分内的工作有没有直接关系,什么都要求知道,什么讨论都插一脚,而且什么都有意见

在美国离开校园后,我在波士顿一家只有一百个人不到的小型科技公司工作,老板是一个法国人。我一进公司,第一次参加每周一早上的会议,就感受到公司里的法国人跟美国人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对于工作应该如何进行,态度截然不同。
美国同事觉得法国佬都很「难搞」,因为他们无论跟自己分内的工作有没有直接关系,什么都要求知道,什么讨论都插一脚,而且什么都有意见。
法国同事,公司无论要做任何大小决策,无论跟自己的部门有没有关系,即使前台收发的阿姨、会计、人事,无论花多少时间,也都坚持要事无巨细知道整件事情台面上跟哎面下的来龙去脉,甚至同事之间有恋情的细节也完全掌握。
时间久了,我发现公司里的日本同事,虽然外表安静,私下态度上却明显跟这群「难搞」的法国同事们站在同一阵线。
「你们怎么那么八卦?」我有一次在茶水间忍不住跟两个正在抱怨公司里美国人的法国同事跟日本同事这么说。
你错了,公司是一个整体,如果不能知道全面的状况跟所有的细节,怎么有办法恰当地做好我的工作呢?」这时,法国同事这么回答我。
日本同事也在旁边微笑点头说:「因为我们是一个群体啊!」
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法国式跟日本式的思考,跟我不一样的地方。
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同事,认为公司应该有效率地分工,上司分派工作,每个人拼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如果遇到猪一样的队友,就会想办法排挤、甚至炒鱿鱼,以保护自己的工作成果不会被拖累。
但从小学生开始,每天跟同学一起准备营养午餐、一起打扫校园的日本学生,却认为既然大家都是在同一条船上,当然应该要彼此了解,才知道如何彼此帮助,不能每个人都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
日本人对「群我关系」的探索,来自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四十五分钟的营养午餐时间,每个人都要轮流穿着白色的配膳服,头发塞进帽子里,戴着口罩,检查每个人都确实洗手后,跟老师一起去厨房领自己班级的饭菜,领菜前要先向厨房里的阿姨大声说:「谢谢你们为我们准备食物。」
回来帮忙打菜分全班的菜,每个人都有主食、两菜一汤和牛乳,热量刚好七百卡路里。在开始吃饭前,大家都会说:「谢谢你们分发食物给我们。」吃完饭后,还会说:「谢谢今天好吃的午餐。」如果有多出来的食物,想吃的同学们就猜拳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定。饭后每个人自己把喝完的牛奶盒拆开、清洗、甩干后,送到垃圾回收站,接着每个人都要刷牙,值日生则要将待洗的餐具送回厨房。
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不只是吃饭而已,也是一堂「食育」课:认识食物,重视「地产地销」的概念;要感恩,不浪费食物;学习资源回收、清洁工作。每天中午要顺利吃到饭菜,就一定得从﹁我们﹂的集体角度来出发,而不能从「我」的个人角度来思考。长大以后,自然觉得公司就像一个学校的班级,要彼此合作,不能动不动就有歧见,也不能轻易排挤、甚至「淘汰」自己不喜欢的人。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