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担心孩子宅在家里不出门的软件设计师,一个失意许久、寻找出路的游戏开发巨匠,一个从小爱抓昆虫的亚斯伯格症患者,创造出史上最惊人的AR行动游戏,他们如何写下这个改变世界的奇迹?
「皮卡丘,拜托你了!」这句话,跨越20年的光阴,从1996年在电玩游戏登场开始,透过卡通、周边商品及动画电影,让这个在称为「神奇宝贝」的「精灵宝可梦」,与故事里萌样无敌的看板怪兽皮卡丘,一路串起80、90、千禧世代族群的孩童回忆;如今,更是跃上手机银幕,来到现实。
今年7月6、7日,日本游戏大厂任天堂与美国手机游戏开发商Niantic,分别在澳洲、纽西兰、美国宣布推出「精灵宝可梦GO(Pokémon GO,以下简称宝可梦)」游戏,很快地,疯狂现象席卷全球。
暴红,从澳洲蔓延 警局、墓仔埔 都出现玩家足迹
各国电视新闻、社群网站,密集报导各种怪象:玩家们集体拿着手机左顾右盼,甚至冲进警局、闯入墓地。大白天,一伙人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集体狂奔,在夜里,有人顶着不到十度的低温站在户外,只为能在现实世界中,透过手机萤幕找到一只虚拟的「宝可梦怪兽」。
有玩家为此掉进池塘、有驾驶盯着手机而出车祸,澳洲警局大声呼吁玩家「不要进警局抓穿山鼠(一种宝可梦怪兽)」、美国高速公路挂上了「开车不玩宝可梦」的警告牌。
这款由任天堂发表的AR(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手机游戏,没有大举宣传、未经明星站台,却在一夜之间获得空前成功。随着陆续开放各国上线,截至7月12日,游戏每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100万人,超越热门手机游戏「Candy Crush」。
这是任天堂第一次用「内容」而非「硬体」,缔造了新一轮的游戏霸业。这也是任天堂社长岩田聪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遗作。当成千上万的群众热情交流「宝可梦」之际,任天堂合作伙伴Niantic亚太总监川岛优志,低调地在部落格上倾诉:「岩田先生,我们终于走到这一步了。请您在天上看看,有多少人为了宝可梦走出户外!」
今年7月11日是岩田聪逝世一周年。这天,任天堂再创巅峰,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这款游戏的诞生与成功,其实来自于3位想望着「返璞归真」的中年大叔,在3年多前的一场碰撞。
一个父亲的忧虑:要让「宅」小孩走向户外
故事的源头,要从Niantic创办人约翰.汉克(John Hanke)说起。 2004年,谷歌(Google)为了强化地图功能,购并了由汉克创办、以卫星地图技术见长的Keyhole公司,汉克也自此加入谷歌团队,主导谷歌地图、谷歌地球、谷歌街景等超给力功能的开发。然而在2010年,汉克却决定以「内部创业」的模式自立门户,成立Niantic Labs。
他的大梦,就是「让人重新走进真实世界」
「我自己有3个小孩,常常费尽心力希望他们不要黏着银幕太久。」汉克在接受媒体採访时表示:「在我认识的父母中,还没看过谁能不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扰,更不用提,我自己也常在『萤幕』与『户外』之间挣扎。」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