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业过去并不是很重视领导。因为过去不管部属的想法如何,只要上面说了,底下就必须配合,造成企业觉得「领导」不需要教,只需要「上行下效」。

猫型世代的员工大量出现
这种方式现在已不容易让组织运作,因为企业疏忽现环境已经改变。我常在讲一个新课题「犬型世代与猫型世代的不同」,犬型世代是指四、五、六年级生,猫型世代则指七、八年级生,犬型世代会受到领导制约,上面不需要讲太多话,就像小狗忠诚、听话,配合主人说什么就什么,主人一回来会去抱他大腿,即使早上被骂了,晚上主人一回来,他又会义无反顾地去抱主人;猫就截然不同,比较会记仇、比较自我,也比较有想法。
想像一个画面,当主人回来时,狗会衝过去,但是猫会观望。猫会等主人主动去抱牠、哄牠,但是狗不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家都听过养猫要有「逗猫棒」,但是养狗没有逗狗棒,反而只有「打狗棒」,猫要用逗的、狗要用打的,这也代表两个世代不同。过去带犬型人才带习惯,企业认为领导不需要学,可是猫型世代出现,主管要去学习领导方法。
这样没有对错好坏,主要原因来自猫型世代的成长背景,造成缺乏被领导的意识。他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意见会被犬型的父母尊重,而父母也认为小时候苦过,长大之后不要再让小孩受苦,所以凡事都配合子女,造成猫型相对比较自我,甚至凌驾犬型之上。一旦进入公司,就会面临很多衝突、上下不满,相形之下,领导能力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主管需要降低权力比重,更重视年轻员工想法。
现在有很多企业,也开始出现猫型的年轻主管。相较于犬型主管,他们对于组织、权威、纪律本来就没那么重视,需要用其他方式,建立领导团队的地位与自信。
如何「学」领导?
「当主管」其实和「当父母」很像,没有人天生就会,都是必须学习。没当上前不会知道怎么当,但如果等到当上再去学,有时会太慢,这时会很快地运用权力去下命令,但新手主管不容易马上让人信服,骤然运用权力,反而会造成衝突以及团队运作不顺畅,所以领导接班的体系或代理人,都应该试着去授权,平常就该去培养与练习,企业需要持续在这上面投资,培养员工未来成为主管的能力。 对企业讲师来说,要能脱颖而出,未来会更看重「实务经验」。因为所有来学领导、谈判的主管,都是希望听实务经验,如果讲师无法提供,课程的接受度就会下降。此外,还必须能够举生动的例子,因为上完课,学员会来问一些个案或实际解决问题的手法,如果讲师无法利用课堂所说的例子去运用并解决,就会沦为空谈,学员就会认为教那么多的方法,却无法解决问题。
例如,我上课时常会讲领导要做到「望闻问切」。这是我自己实际的带人手法,譬如我的办公室外面坐了200人,每天走出办公室时,我会尽可能跟当中至少一半的人,讲上一句非公务的话,它可以拉近距离。主管对部属讲话,不管先公后私还是先私后公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先公后公,任何时候都在讲公事。
因为很多主管和部属都只谈公事,所以我用「望闻问切」的概念来谈领导。
「望」就是关心,「闻」就是倾听,「问」就是沟通,「切」就是指导。用这些方式来领导部属,望一下今天大家的精神状况如何、气色好不好,如果有人怪怪的,就要去倾听发生什么状况,接下来找人沟通,最后去指导跟处理今天的状态,这样才能让整体工作气氛维持在最稳定的状态,因为同仁的心情一定会影响事情,主管一定要注意这件事,因为这是我过往经验很常碰到的案例。
「管人」比「管事」重要
对企业来说,主管的工作就是「管人」与「管事」。事就是业务,指上面交代下来要完成的事情。多数的企业,认为领导的方式是「对事不对人」,所以「人」比「事」的比重多为3:7甚至2:8,只要看工作成果或KPI就好。可是我们发现,完成事情的重点,已经不在于业绩而在于人,人才是完成事情的根本,建议主管要花更多心思去提高对人的比重,要调整在6到7之间,而事要降低在3跟4之间,把人搞定事就成了。
要把「管人」的比重拉高,更好的方法,则是在完成企业或部门目标时,也能协助同仁完成个人目标。现在的人,不喜欢只做公司的棋子,好主管可以让部属知道,在完成工作目标外,也能同时拓展你的人际关係、学习行销能力、练习表达技巧,或是提升沟通能力等,这样会让部属更有意愿去完成交代下来的指令,将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整合成同一件事,那才是领导的双赢。
(李河泉,任职外商银行20年,曾在总行担任消费金融最高主管,领导上千人部门,授课足迹遍及两岸四地,连续多年获选「华语百大讲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