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他人时,随手所带的东西称为「伴手」,一般口语也常说要买个伴手礼;但我认为送礼是门学问,应该要送伴「心」礼。
不是说不要送名贵体面的礼,而是不要掉到只有贵或便宜的价钱比较里面,要想一下收礼的人到底要什么,收到什么东西时会有一种「啊,还是你懂我」的感觉。此外,送礼不一定只对客户,人际之间的送往迎来都算,特别是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上司、同事等等。

职场长官:万宝龙笔vs. 800元菸灰缸
2019上半年,带我们多年的所长,荣调到总公司,大家依依不舍,挖空心思想送一个特别的礼物,让所长印象深刻。几个副所长讨论以后,买了一支万宝龙的笔,上面刻了所长的名字。
领导者的隐形战场!穿上主将袍以魅力决胜,所向披靡!
他们做决定的时候我人不在现场,知道以后感觉礼数到了,但「准度」还可以再加强一点。果然,到了送旧餐会那天,几乎每个人都喝茫,现场一片混乱;隔天一早,所长还在微信群组问大家,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拿。
往后我常「亏」几位副所长,业务单位的「签约笔」万宝龙最多,要长官特别记住这支笔不容易,我们要再找个机会补送别的,让他印象深刻。
所长到任后,大家又找一天过去。他在带我们看环境时,走到办公室外的小阳台,有点感慨的说:「这里如果放个烟灰缸,不知道有多好。」我记住了这句话,回来就请同事上网买了一个直立烟灰缸。到货以后,大家签名的签名、画图的画图,再火速送去;没多久,微信群组就传来所长比赞的照片,看来很满意。
事后,所长跟我说:「娜娜,这一看就知道是你的点子。」当天去的人一大堆,每个人都有听到所长讲话,可是有「听进去」而且能迅速做连结的只有我。
烟灰缸一个100元,名贵的万宝龙笔价钱高出十几倍,然而在这个收礼者心里,两个分量可能刚好颠倒过来。还有喔,有抽烟的人一天要抽好几次,想想他每次都会看到我们敬爱他的签名和图画,是不是天天都暖心?
合作厂商:在平常时候做不平常的事
通常送厂商礼物会挑逢年过节,不过就像前面送长官的例子一样,不一定大节日送大礼,人家就会记得你,我很在意「在平常时候做不平常的事情」。
有一次我陪同事小古去办交车行政,由于流程要等,我想不如就近拜访一个合作厂商,于是开车过去坐坐。路上,小古想喝咖啡,问我要不要喝,我说好啊,但只买两杯好像说不过去。
「我们在便利店喝完再过去就好啦。」小古说。
「你打电话去厂商那边,问有几个人在公司。」我说。
问了以后,厂商那边有6个同事在,加上我和小古,你会买几杯?这道数学题很简单吧?小古很直接的沿路找家便利商店,打算买8杯咖啡带过去,还很够义气的说:「娜姐,这个我出!」8杯咖啡,假设都大杯拿铁好了,要将近100元,也是一笔小支出。不过,我没和小古在这个点上纠结,而是请他到十几分钟路程外的星巴克,买15杯咖啡和一些蛋糕、饼乾带过去。结帐的时候,差不多600元,当然是我买单。
当我们大袋小袋提进厂商公司,厂商人员看到星巴克都笑了,毕竟不是过年过节,只是普通平常日而已。我说:「谢谢老板长期照顾,买点东西当作大家的下午茶。」买超过统计的数量,不只可以给老闆和同事,其他来商谈的朋友们统统见者有份,气氛很快活络起来。
另一方面,他们笑的真正原因是早就猜到我会买星巴克。大家都在汽车产业,彼此都认识;对我来说,我们在别人的脑袋里是什麽「咖」,自己讲不如别人开口,所以当一位老板的朋友说:「娜娜果然就是不一样。」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就是一种肯定。
人是互相的,我真心大方、希望大家开心;厂商在办事的时候,也会优先处理我的案子,就像前面提过的车牌号码代办业者一样,这个环节快一点、那个环节快一点,加起来我的服务就比别的业务有明显优势。而有优势的服务,又带来更好的销售,形成良性循环。
后来我跟年轻同事聊到这件事,有人问:「买超过统计的量,浪费了怎么办?」我说你在意的是自己的钱,看能不能抓得刚刚好,多少省一点。其实稍微多给,让进进出出的人都吃得到、喝得到,也是在帮你自己打广告。万一多了,一般吃的喝的,在公司里分一分、带回家,都很容易处理掉,不用担心。
我们有个和泰产险的同事「纳豆」,他的工作是跑各家营业所,请业务对客人推他的品牌,他听了我这个方法后,改成一早带一大串香蕉去业务单位拜访,效果很好。纳豆说,香蕉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当点心,方便吃又男女老少咸宜,很好「销」。起初带一、两次,大家还有点不太适应,后来多带几次,汽车业务们吃着吃着就记得他了,等到要推产险时,纳豆这个人的印象就跟着香蕉浮出来,他就比别家产险业务多了更多机会,连带反映到业绩上。
客户:自己先喜欢才买来送
我常买一些小东西,像芋香米、小番茄、地瓜……没有特别的用意,单纯是自己觉得好吃,就买来给大家分享,送客人也送同事。如果外出商谈,回来想吃葱油饼、车轮饼,或者从中南部演讲回来,在高铁板桥站想吃个洪瑞珍三明治,我不会只买自己吃的,而是买至少20个带回来。我们营业所有30、40个人,一早开完会后大家出去各做各的事,下午大概有20个人在「家」,我的习惯是跟「家人」一起分享。
随手分享的小东西,价钱不贵,收到的人又不用出钱,我一样认真,例如我的「御用温室小番茄」,皮薄多汁、饱满微甜,口感比一般小番茄明显好很多,吃过的都说赞。种番茄的小农一年只出一季,品质稳定,我每年都买好几箱,买成了常客。
买这么多并没有特定要送谁,「有缘」就给,好比跑我们营业所的产险业务,我虽然是他的客户,同样也送;再来像装配件的厂、代办交车事务的业者、我配合的保险公司、银行、帮我转介绍的桩脚……当然也包括来商谈的客人。经营人脉不用等年节、等生日,平常就可以做,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情,像前面纳豆说的,带一大串香蕉也是个办法,重点在于我们真心想要分享。
还有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必须要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买来送。我会送给同事们吃的葱油饼、车轮饼,绝对是下午大排长龙的那种;带给厂商的咖啡,来自国际知名品牌,我几乎每天喝;连小番茄也是限量版,一年只配到几箱而已。
有一次我跟小农叫了4箱,他本来在电话里说没这麽多,只有3箱,我想也没关系,回他「你有几箱都给我」,结果隔天就接到电话说有4箱了。我开玩笑说:「哇,这么麽厉害,一夜之间全部长大了。」猜想是有人临时抽单或他前一天算错数量,不管,就订了。
一般订农产品,收到的时候就清点数量、看看有没有破损,但我不只这样,还把每一盒都打开,随机吃个、三颗,就知道它有没有甜。一箱20盒,4箱就80盒,每盒吃两、三颗,全部吃下来,比吃饭还撑。为什麽要这样试?因为这是我要送出手的礼啊,我要确保收到的人吃的每一颗都甜。别看我外表气势很强、商谈很杀,在处理事情的细腻度上,其实很龟毛。
以往抽样试吃,真的每颗都甜,这次有两、三成比例不甜,我觉得不对劲,就拿起电话打给小农:「欸,大哥,那个番茄是不是寄错了?我前几年买的全部都甜的哩,这次竟然有不甜的!」他回说有吗,然后讲今年气候怎样怎样讲了一大堆,我听完对他说:「我自己也在做生意,诚实最重要。这次不是全部都你种的吧?不然怎麽可能有甜的也有混到不甜的?」
他听出我不是谩骂,也没有说要赔钱,而是不相信以他的高品质,怎麽会出手这种产品,终于坦承:「不好意思啦,因为我表哥那边还有一箱,我才会想说凑个4箱给你。」他想不到有人会一盒一盒打开来试吃。
一盒小番茄200多块,说贵不贵,但一箱20盒也要4、5千块,换作是你,会不会要求退货退钱?我没有,单纯让他知道我很在意。此后再订,换成他比我更仔细,每一盒都甜的。
你送出的礼,就代表你
关于送礼前后,提醒大家几点:
一、送礼不管金额大小,都代表自己的形象,要让收到的人面子、里子都有,既开心又对你印象深刻。
二、遇到像番茄小农的品管状况,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如果对方是一时投机取巧,与其严厉对待,不如宽容一点,他懂你的用心,以后会对你更好。如果对方没有悔过的心意,不往来是他的损失,我们不需要动气。
三、我送小番茄给客户(或合作厂商)的时候,会强调:「你放心,每一颗番茄都是甜的。我连番茄都这么仔细了,对你的车(或案子)一定会更用心!」送出去的礼,要透过你的「加持」让它发光发热,深入对方的潜意识。当收礼的人看到你在很多小地方也很「顶真」,就会不知不觉喜欢你,对你加倍认同。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