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业绩表现不错,却迟迟没有得到应当的奖励、等不到升迁机会?为什么工作一切顺利,但主管似乎对自己不甚满意?可能是你经常说了这几句话!
职场上除了在工作上力争上游,也要注重平时与主管、同事间的沟通,从细微处着眼才能经营良好关係。
the muse专栏作家Kat Boogaard提出以下四个看似无害,但主管听了可能会翻白眼的情境,并提供改善的做法:
1.「这不是我份内的工作」
这句话或许说中了许多员工的心声。然而,当主管分派给你一个份外的工作,明讲以及埋怨只会损及声誉、毁坏彼此关係。
此时别急着抗拒,应该先思考自己的时间规划,检视是否有琐碎的任务可以往后推,或是直接问主管能否允许你延后一些事项以接下这个工作、贡献心力并让团队变得更好。
若能力或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委婉的说:「我很希望我帮的上忙,但这方面我不太擅长,或许可以请某某协助?」如此便能在不得罪主管的情况下将任务导流至他处。积极参与、展现责任心与团队精神能让主管对你印象加分。
2.「好吧,我试试看」
魔鬼藏在细节裡,这句话用在适当的地方能传达正面的意义,但如果配上让人恼怒的叹息、插腰、皱眉,则表现出不悦,暗示主管的这个要求是种刁难,同时「试试看」而非「尽力而为」也隐含不负责任的态度,为未来的失败找藉口。
那该怎么做呢?不用信誓旦旦挂保证「我一定会做到!」但可以就实际状况说明你的难处以及需要协助的地方,同时分摊部分工作给其他同事。直接沟通的效果大过于事后偷懒、推卸责任的态度
3.「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们当然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但这句话使用不当会让主管感到沮丧。
试想一下:你寻求主管关于某项专桉的执行方向,希望得到不一样的见解,在他给你一个明确详尽的建议后,你只说「对,我就是这么想的。」这句话不一定能让主管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相反地,可能被解读为爱面子、放马后炮。
或当团队在对某项专桉进行脑力激盪时,你说了同样的话,却没有探讨更深入的问题或提供实质的建议,丝毫无助于事。主管喜欢能做出正面影响的人,超出预期的表现才令人刮目相看。
4.「我要怎么做?」
许多员工在面临难题时,脑中第一个想法便是将烫手山芋往上丢。主管当然还是会乐意提供协助,毕竟指导属下是职责所在,但若员工能有自己的想法、先发制人方能获得赏识。
因此,更好的做法是自己先思考一遍,初步规划未来的作为,最后才向主管谘询可行性和改善建议。长期下来,能为自己赢得尊重及信任。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