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智慧型手机时,多数时候并未专心,一次只拿起手机几分钟或几秒。这种经常「专心分心」的状态,不仅带来长期的大脑变化,还特别擅长改变大脑。

人类的心脏与肝脏构造一旦成形后,就不会出现太大变化。一直到非常近日,科学家以为,人脑的实体构造及个别神经元的功能也一样,相当固定。
不过科学家后来发现,人脑不停在改变。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我们或多或少能控制这个过程。
我们其实可以透过思考与练习,改变大脑的架构与功能,伦敦的计程车司机是这方面最出名的例子。想当伦敦计程车司机的人士,必须背下数量惊人的城市交通资讯,包括大约两万五千条道路的名字与所在地、全市最常用的三百二十条路线,以及距离那些路线半哩内的每一个「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译注:例如公厕、餐厅、医院、超市、景点等)。取得计程车司机资格前,必须先通过一项测验,其包罗万象的程度,称得上是「知识大全」(The Knowledge,没错,虽然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伦敦司机还是得通过考试)。
二〇〇〇年时,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爱莲娜.马圭尔(Eleanor Maguire)带领的团队发表一项研究。他们扫描伦敦计程车司机的大脑,和一生中没有花过数个月工夫记忆城市迷宫的人比较,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同之处,最后发现计程车司机负责空间记忆的大脑区域(后海马迴),大过非计程车司机。计程车司机研究伦敦街道所花的时间带来了实体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改变了自己的大脑。
此外,一个人当计程车司机的时间愈久(换句话说,花比较多时间练习),改变就会愈明显。
想一想计程车司机的例子,再想一想依据估算,美国人二〇一七年平均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四小时。
各位如果一天花四小时做一件事,不论是做什么,都会变得超级厉害。如果我一天花四小时练习钢琴,一个月内就有办法学会讲了很久都学不会的视谱。如果我一天花四小时学西班牙文,要不了多久就有办法进行基本对话。
我们的大脑就像伦敦的计程车司机,高度回应重複与练习。因此值得探讨的是,我们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可能训练我们发展出哪些技能—以及代价是什么。
我们使用智慧型手机时,多数时候并未专心,一次只拿起手机几分钟或几秒。
就连使用较长时间时,我们也并未全神投入单一活动,仍然不停滑动萤幕,在不同的画面间跳转切换。
即便是使用单一app,如新闻或社群媒体app,我们专注于任何资讯的时间通常还是不会超过几分钟。每一则推特、简讯、自我介绍与文章,都把我们的大脑拉往不同的方向。我们就像水虫一样掠过水面,从来不会潜入水底。
然而,那不代表我们仅仅随意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正好相反。手机让我们全神贯注。这种结果听起来很矛盾,那是一种高度专注于分心的状态。
这种经常「专心分心」的状态,不仅带来长期的大脑变化,还特别擅长改变大脑。
记者卡尔在二〇一〇年的《网路让我们变笨?》一书中写道:「〔如果〕你想发明一种方法,以最快、最彻底的方式重新连结心智迴路,你大概会设计出长相与功能都很像网际网路的东西。」
就我来看,我们今日甚至可以进一步延伸卡尔的话:如果想发明重写心智的装置,创造永远处于分心、孤立、过劳状态的社会,让人们的记忆力衰退,损害专心与深度思考的能力,减少同理心,鼓励人们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重新界定社交礼仪的界线,那你大概会得出一支智慧型手机。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