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当今亚洲、甚至全球年轻世代共同面临的现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年轻世代普遍低薪,甚至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日本策略之父大前研一,曾是马哈迪的顾问。大前研一今年推出最新著作《低欲望的社会》,当中描述年轻世代不婚、晚婚、不买车、不买房、不敢生、社会少子化等内容,除了引起台湾读者的讨论与共鸣之外,也敲响了马国的警钟。当年,马哈迪时常公开赞扬大马华人是「勤奋的民族」。可是,如今越来越多马国年轻一辈的华裔,不知不觉也成了「低欲望一族」。
《MTV 亚洲音乐频道》在 2015 年,曾针对全球 26 个国家,15,000 名年龄介于 12 至 24 岁的青少年,进行青少年「无聊程度」的调查。结果,马国青少年高居榜首。难道天然资源丰富的马来西亚环境,造就青少年喜欢成为「小确幸」,宁愿在家不事努力到「无聊」?
「小确幸」的背后,其实是「失去盼望」
事实上,这恐怕是当今亚洲、甚至全球年轻世代共同面临的现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年轻世代普遍低薪,甚至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马来西亚在 2015 年首次徵收消费税,就以 6% 的幅度向升斗小民「开刀」:车价不减反增、房价高居不下,教育费用「菁英化」。在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后,马币急速贬值。新加坡则大吹裁员风,许多新加坡的马国籍外劳,俗称「马劳」,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回返马国就业。在 2016 年,大马政府取消食用油津贴后,先提高汽油售价,紧接著又宣布煤气将涨价,政府医院的一级和二级病房将调高收费......
这种种「高生活成本、低每月薪金」的现象,造成大马在年轻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月光族,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无力偿还车贷、房贷及卡债的破产人士。
当今经济低迷的时刻,寒门再难出贵子,往往造成年轻人对世界失去了一份盼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发布了一篇名为「社会扫描」的研究报告,发现 2007 年至 2014 年,美国(高中或大学毕业、或相等年龄的)年轻人,和父母合住的比例为 66.6%。连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都有「啃老族」现象。这全球新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从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到教育,是否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问题,才造成年轻人在应该拼尽全力去奋力一击的人生阶段,选择了安逸?养儿防老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更绝对承担不起养儿养到老的代价。
大环境不易改变,但年轻人切勿失去动力
造成台湾、马来西亚甚至美日等先进国家,年轻人的「小确幸」风潮,背后有太多複杂的因素,要改变既成的社会结构,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别忘了,从个人的角度看,即使大环境再恶劣,仍然有奋力一搏挣脱现状的机会。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不能仅看到不好的「八和九」,而忽略了美好的「一和二」。别再抱怨自己命运比别人差,没有含著金汤匙出生。换个角度想,这代表我们可以为自己演一部绝地反击的人生戏剧;没钱不能结婚?没钱不能买房买车?没钱不敢生小孩?钱是我们的工具而不是主人,我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人生的导演。
年轻人不是来适应社会的,而是来改变社会的。因为年轻人没有目标,所以无聊。与其每天行尸走肉般当个无聊的低头族,不如选择成为一位愈挫愈勇的人生斗士。对「年轻人」来说,回顾不论台湾或马来西亚,何尝没有经历过比起今日更艰困的环境?但当年的「年轻人」们,并没有因此灰心丧志,变成不思进取的「啃老一族」,甚至要肩负起孝养父母的责任。
为什么?我想不论各行各业,是当时没有退路、艰困的环境下,训练出他们的斗志:倘若我们选择当一名作家,就算读者寥若晨星,我们也要继续写。如果我们选择当一位歌手,就算被听众喝倒彩,我们也要唱下去。
当我们在人生的黑暗中迷失了自己,一定要鼓起勇气脱胎换骨,下定决心停止「好高鹜远」和「放弃」,不论目标为何、是大是小,洗心革面,一步步让自己逐步强大起来。请务必坚信,有朝一日,社会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