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在网上发文、宣泄,以为种种的负面情绪,甚至因此被「理解」、可「舒压」。但宣泄或表达的话语,有时成了人生中的绊脚石。轻者不仅让别人用异样眼光对待,重则有可能造成应征工作时,成为面试官个人的直觉判断,而被优先剃除、不被录用的主因,所以不可不慎!

日前报导有位女孩和新男友交往之后,妈妈对男友不了解且有疑虑,于是在网上搜寻他的名字,发现这男生在中学时期的贴文不甚得体而担忧不已。
女孩的爸爸因为自己年少也是如此轻狂,对于男孩的行为可以理解与包容,也不禁回想当年中学的所作所为,与青春期狂飙的小小暴走,幸好没有网上可以宣泄,否则自己今天也许会面临相同的窘境。
网络世界无远弗届,随著着科技进步与发展,人们在社群软体或影片分享网站展现自我与公开Murmur下的呢喃,它的普及给了人们无限的便利,可以传递资讯、搜寻资料、与人联系、沟通思想。
透过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生活点滴,还有打卡及动态,殊不知自己的人格特质、个性、隐私、交友状况……等等,已赤裸裸摊在阳光下了,好的贴文没有不良影响,但不好的贴文,就将留下难以弥补的伤害了。
网上PO文的纪录,对人生与职涯发展产生负作用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例如有人沉迷于网路霸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仇女仇男、泄露公司机密……之类的黑历史曝光之后,轻则丢掉工作,重则被群众「猎巫」到公开道歉也无法挽回声誉。
走过必留痕迹〉网络后座力 别小看
社群软件上的记录,为你划下不可抹灭的标记,很多人喜欢在聊天软件上发文、告解、宣泄,以为种种的负面情绪,透过它,可以「消失」,甚至被「理解」、被「同情」、可「舒压」。
当在网上,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时,以一种新的模式:「有人可以倾听」来表现,就是毫不犹豫、没有三思而后行地写上去。这时个人心理真正的潜意识,很容易透过数位平台被看出端倪。
以当时的年纪,认为「无伤大雅」,发洩感觉变成互相分享,有人觉得好玩、有人为了打发时间,但宣泄或表达的话语,有时成了人生中的绊脚石。
分析师龙田任职于征信与个人资料搜集公司已有20年以上的经历,他说现在真的是个资搜集的黄金时代,这么多人把个人隐私公开在网路上,让他们工作轻松不少。他们搜集社群软体有Twitter、微博、Google、Facebook、lnstagram、YouTube、各大人力银行……再把这些资料分析后贩售牟利。
曾经有人为了求职,寄了简历,拜科技所赐,公司人事主管、人资专家便运用了征信查核(Referencecheck),虽然这种审查制度不一定有绝对参考价值,但也不可否认,这是快速了解求职者的方法之一。
这时当事人在网路社群发表的言语、照片就会变成「心理画像」,而成为人格侧写的资讯来源,例如有人很喜欢发废文,可能代表空虚、无聊;有人喜欢发宣泄、抱怨文,可能代表EQ不够,不满足;有人喜好偏激、与众不同,可能反映出个性独特、反社会心理……这种种不当的发言,轻者不仅让别人用异样眼光对待,重则有可能造成求职工作时,成为面试官个人的直觉判断,而被优先剔除、不被录用的主因,所以不可不慎!
〈专家提醒〉36计 删为上策
随着年龄与社会化的历程,有智慧的人会进化成更好的人,年少的想法可能会有180度的大转变,人生还有很多事要忙,别花费大量时间在社群软件上,而误了正事,「发文之前先三思,不当纪录快删除」。
找时间回头看看自己在网上的旧文,已经不再信奉的想法就赶紧逐条删除,未来才能避开求爱、求婚、求职、还有与他人合作结盟失败的种种风险。(作者为风险管理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