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能用的美德,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公司,变成重重的米袋拖着自己。在美国公司,想要就得开口行动:讲得漂亮很重要,讲了不一定成,但不讲就一定没有。
老公的某女同事表现优良。女孩跟老板讨论自己绩效,老板对她赞不绝口。女孩笑容满面地看着老板,说:「谢谢老板的抬爱。我会继续表现!但老板,不瞒你说,我最在乎的就是钱了。(I am not here to have fun; I am here to get paid.)我抗压性很高,我可以加班,我可以尽全力表现。我做得好,你不用给我 pat on the back(拍背:爱的鼓励), because I am doing my job. 但是我的动力来自于更高的薪水跟奖金,所以希望老板帮我争取,让我能继续表现。」
于是这位 35 岁的亚裔女孩,现在跟其他四五十岁的老板们平起平坐,年薪高到破表。
这个故事听了我眼珠子都要掉出来。因为身为中国人,我常常把谦虚跟忍让当美德,讲话太直接更会不好意思,久了都快变乡愿(注一)。
老板说我哪里做得好,我马上说没有没有,甲、乙、丙、丁都有功劳;老板、同事把我功劳抢走,我站在一旁安慰自己下次会更好;同事争先恐后地报备着不重要的功劳,我坐在一旁默默忍耐大家浪费时间;别人问我最近工作如何,我总习惯先捡坏的抱怨,不好意思直接颂扬自己伟大的功绩;别人丢给我不想做的事情,我用天气不好、身体不舒服等种种借口推託,无法直接地说不......。
在中国能用的美德,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公司,变成重重的米袋拖着自己。谦虚、忍让、委婉在中国为众人标榜的美德,所以大家不仅尽量落实,更从小养成了细腻的同理心与观察力。旁人话中带话、说反话等,我们都能设身处地地去推测,这究竟是讲真的还是随便讲讲的。美国这种崇尚直接与自信的国家,很多老美根本不太猜别人在想什么。他们通常直率、爱表现、积极争取、鼓励有野心;造就大家不太需要学着如何设身处地地猜测,因为大家想做什么都会直说。
于是在美国公司,该是自己的功劳,不好意思说出口,就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优点及贡献;想争取却隐忍不言,就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期望;不想要做的事情不好意思正面打枪说原委,就是说话做人不实在。谦虚、忍让、委婉,都常让人误认为没自信或没做好自己工作的象徵。在美国公司,想要什么就得开口行动:讲得漂亮很重要,讲了不一定成,但不讲就一定没有。
这些国情不同造成的沟通障碍久了,甚至会造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错乱。
我在 MBA 曾上一堂类似心灵成长与沟通的课,一班 15 人,教授每次上课都会以正面心灵轰炸几个学生,来锻炼大家的心智与抗压性。教授第一堂所教的,就是要大家凡事都只能说「我」,而不能随意扯到「你」(除非在讲一个发生的事件)。说任何事情,要直率地说「我」想要怎样,并用有智慧的方式表达。
教授说,一般人通常在感觉不自在的时候就开始提到你、他、大家、路人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沟通不直接,久了会导致自己的错乱,把自己的问题扩大成旁人或大家的问题。我事后认为,谦虚、忍让、委婉这些美德也让我很错乱。有礼貌、言不及义久了,我常得用力地提醒自己:究竟还记得自己想要什么吗?
这些沟通障碍在组织中就成为管理障碍。老板、同事、属下都搞不清楚自己在想什么时,变成无法向上、向下或平行管理。所以听到老公的某女同事能够这么直接地帮自己、也帮老板划重点──「她会好好工作。有钱就做更好,跟爱的鼓励或其他无关」。 让我深受启发。直接的沟通,能帮自己也帮对方省下不必要的时间精力,能让双方因为更了解彼此而知道该怎么互助互利。所以我现在常常自我学习,心裡想的事情都要学会漂亮地讲出来。至于讲不出口的事,就要学会放下不想了。如果我需要旁边的人常常猜我在想什么,那我得反省:不应是「怎么别人都不了解我?」,而是 「怎么我没有好好沟通,让别人能更了解我?」
注一:孔子说的话,「乡原,德之贼也。」,意指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人。(参考自教育部国语辞典)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