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几篇文章谈加班,因为切入角度不同,论述上或有差异,看似有时候赞成加班,有时候反对加班,好像立场不一、态度反复,其实正反方都有一个坚实的核心理念支撑着。

我天天加班,但没想过加班
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呢?
做喜欢的事,为自己而做,不是为了组织或老板。因此,你是一个独立个体,超越「组织人」的角色认知,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感,拒绝被上班下班这个「企业闹钟」决定生活作息、心情感受,以及未来的成败。
追溯过去的职涯,我发现自己没有「加班」的概念,甚至心里没有「上班」与「下班」这个企业闹钟。这样的作息,可能和一直在媒体工作有关。
刚毕业时,在勾选从事的行业时很困扰,表格里不是事业单位就是公检法,左看右看剩下一个「自由业」,不得不勾了它(后来行业多了,有所谓新闻业或传播业,就有得勾选)。在这个「自由业」里,我们不只观念解放、心灵自由,也没有绑着一条上班下班的绳索。
那时候报社,记者整天在外面跑新闻,直至傍晚陆续回来写稿,大约10点下班,编辑则在12点下班。报社一向24小时灯火通明,每个钟点都有人上班或下班。
我做软性版面的主编,一天只要上6小时的班,可是没有人真的管你是否上满6小时,只要有打上下班两次卡做个交代就好了。照规定我是下午4点上班,上午就已经出现在资料室里翻找资料,看当天报纸,读新到杂志,中午出门和一些社会精英吃饭聊天,4点前坐回位子开始工作,至于几点下班还真没有记忆,所以我没有「加班」的印象。(从我的作息看来,算是天天加班…)
怎么会有人固定时间上下班?
直到转至一般行业工作,有一回我从外面进办公室,被一个场景吓到,一堆人蜂拥挤出电梯,当下我以为失火了,结果不是,他们是准时下班。
还有,每当我抬头要问某位同事有关他的专案时,「咦,怎么不见人?」再环顾一下周遭,发现只剩小猫两三只,以为不见的同事是一起外出晚餐,餐罢便会出现,于是坐在位子上傻等…结果当然不是!
另一个震撼是,我和同事谈到他有个工作没处理好,对方听完之后竟然转身下班去了,留下我楞在当场许久。我们在报社一向秉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做事原则,隔天再处理就不是新闻,是没有价值的资讯,等着挨刮吧!
这些行业文化差异不断冲击着我,也做了深刻的反省,慢慢适应有上下班的固定时间点,也逐渐发现到企业为了撙节成本有剥削劳力的倾向,了解年轻人对加班的反感,并学习迁就其他同事的作息型态。
超越上下班的概念
一般上班族属于「组织人」,他们和朋友约碰面时,都说:「我上班后,十点钟去公司找你。」「我下班后,七点和你约吃饭。」「我星期六要加班,不能参加聚会。」
企业老板或成功人士属于「自由人」,都说:「十点钟,去公司找你。」「晚上七点,我们吃个饭。」「星期六我要处理事情,不能参加聚会。」
这两种人的差别在那裡?在于有没有提到上班、下班或加班。
组织人用「上下班」概念作为作息的切割点,被一条看不见的绳索绑住,上班时放长一点出去工作,下班时缩短一点拉回来休息,这样的人像什么?对啦,就是水牛!而自由人都是一刀直直切入「时间」,身上没有上下班绳索,而是长出一对翅膀,任何时间想飞那裡都由自己作主!这样的人像什么?没错,就是老鹰!
水牛很勤奋,但是一路抱怨,常觉得主人误了牠的吃饭时间、休息时间,而牠的眼睛只能往下看,路只能走同一条,耕的田也是同一畦,受制于人,发展有限。
老鹰翱翔天空,没有飞行的必经路线,没有起飞与降落的时刻表,只瞄准自己要的目标,追随心灵的节奏,成败和他人无关,完全自己作主,自己承担。
何妨试试自由人的思维,在心裡狠狠甩掉上下班这条无形绳索,做一隻老鹰,拉高视野高度,拉宽生命宽度,上班为了自己,下班为了自己,加班为了自己!没有人用一条绳索拉着自己,不再受限,就不会有被剥削感,人生一定可以开展出完全不同的局面!
老和尚说,放下吧!
上下班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无法全然放下,至少要在心裡超越过去。
老和尚和小和尚一起过河,碰到一位孕妇也要过河,老和尚背起孕妇过河,小和尚也跟着到了对岸。待孕妇走远,小和尚不解的问:「师父,刚刚是位女人,你怎么可以背她呢?」老和尚说:「我都放下了,你还没放下吗?」
上下班这个概念若不超越,就像小和尚一直在心里背着一个女人,沉重不快乐。
念头转了,世界就变了。观念自由,人生就自由,也许一开始还没那么自由,却会一路走向自由,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唯有自由,可以带给人真正的自主与快乐。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