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流现象的出现,帮助在大陆找工作求职的台湾人。阐述了一个无法逆转的事实──台湾人早已失去曾经的优势,大陆并不是让人轻易致富的捷径。

五年前初踏神州,遇到一位旅居上海20年的长辈,他教我的第一课,就是台湾人才会害台湾人。当时无知,但不出几个月,我就彻底理解长辈们的话不仅忠实,而且隐含多少悲哀。前些日子,在上海的台湾朋友被他熟识的台湾合伙人骗走了数百万,却留下空壳公司的债务要他偿还。这不过是这几年,我所听过多到数不清的台湾人诈骗台湾人事件之一,我也从原本的震惊心寒,到现在司空见惯。你常听到一句话:「台湾人要帮台湾人」,讽刺之感不觉油然而生。
人在异乡,与同乡人士来往本是人之常情,在上海地区的台湾人已过百万,外出时也常常会碰到台湾人士,而在上海的四年多里,形形色色的朋友来来去去,唯独不变的是那句「台湾人帮台湾人」。在上海有为数众多的台湾人社团、协会、校友会等,往往菜鸟初来乍到就容易被网罗到这些联谊性质的社团中,只是日子久了,发现这并不是纯粹的吃喝玩乐,而是潜伏了许多投机份子,伺机占人便宜;往往联谊性质的社团搞到最后,也沦为商业操作的筹码。
许多标榜单纯同乡会的团体,主张台湾人帮台湾人的团体,其实都是某些有心人士的意图,建立一个平台吸引每年对中国趋之若鹜的菜鸟,再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赚取利益或名声,甚至是拉直销的下线。对「台湾人帮台湾人」抱有憧憬的菜鸟,在异乡举目无亲,又被自己所瞧不起或恐惧的大陆人环绕,自然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后才惊觉天底下没有台湾人帮台湾人这回事,有时候对你最真诚的,反而是素昧平生的当地人,当然,这些经验都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才会学到。
在这些假联谊社团,除了有行投机取巧之实的人之外,还有一种人是我们在大陆防不胜防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为「台流」。在中国工作,早已不若以往,并非什么风光之事,失败者所在多有,随着台湾人在大陆工作的人数日渐增加,一种叫做「台流」的族群也开始增长,这些人多半长久以来在大陆发展,与台湾产生断层,无法回台找到什么好的工作,但在大陆又缺乏资金跟机会,只好靠着过去在大陆建立的关系到处招摇撞骗。他们往往外表光鲜,自诩为老鸟,但实际上他们早已跟这些很久以前认识的人脉脱节,只剩下拿来说嘴的功能。
这些台流在各种台湾社团中辗转,利用台湾人对同乡人士的关怀,诈骗台人,或伺机谋求各种机会,实际上造成了各个社团的乱象,每个社团也都在防范这些台流,但是这样的人,却日益增长。
台流的增加反映了台湾人在大陆的困境
首先大陆的投资环境已非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形,全世界的资金已迫不及待地涌入这个市场,全世界的人才也竞相到来,在经营模式、金融环境、政府政策日新月异的环境下,维持着落后观念、或自诩高人一等的台湾人,注定要被21世纪的大陆抛弃。
在大陆崛起的这十多年来,至少在上海,本地人的素质之高,已非我们过去想像的吴下阿蒙。姑且不论世界各地人才的竞争,光是跟本地人相比,台湾人的优势早已杳然无踪,不管过去如何成功,在瞬息万变的大陆,稍有闪失也会输得一败涂地。台流现象的出现,阐述了一个无法逆转的事实──台湾人早已失去曾经的优势,大陆并不是让人轻易致富的捷径。
然而投机台流为什么容易得逞呢?也与台湾人的某种优越意识有关。由于以先入为主的印象登陆,认为大陆人就是懒散、投机,认为台湾人就是真诚、勤勉,故而容易对同乡放松该有的警戒,好像凡事都因对方是台湾人,就没有问题。我们对同乡人士的信任,造成了我们的盲点,不仅是人际交往的盲点,更是发展事业的盲点,也透露出根深蒂固的歧视。
的确,树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痴,就算是同乡,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在异乡寻求同乡的帮助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的理智与警戒也不应该因为是同乡而有所降低,乘隙而入的往往都是那些最熟悉的人;见识过了诸多卑劣的行径,台湾人又有什么立场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呢?难道橘逾淮为枳吗?
只怕我们必须抛开这些优越的意识,平心看待所有在大陆认识的人,这不仅是自保,更是一种拓展眼界、消除歧视的作法,也唯有凭藉这样的信念,才能帮助在大陆找工作求职的台湾人走得更远。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