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总是会说:「想成功,必须要将事物及过程量化!」那些数字就成为在职场上的成绩单。但数字越高,成绩真的就越好吗?

我们的绩效评核通常都是由数字所堆积而成的,主管们是否真的有办法全面评估下属的表现吗?
一、什么是差异认知偏差?
芝加哥大学两位学者Chrsitopher Hsee和Jiao Zhang所共同发表的一个理论,他们做了两组测试,分别如下:
1.找工作求职者的选择:
A工作内容比较无聊,年薪7万美金
B工作内容比较有趣,年薪6万美金
如果是你是那位找工作求职者,请问要如何选择?
-----------------------------------------------------------------------------
2.换房者的选择:
A房屋85坪,只要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公司(租金3000美金)
B房屋120坪,但要通勤一个小时才可以到公司(租金3000美金)
如果你是那位租屋者,请问要如何选择?
二、货比三家,是『吃亏』的:
先解答上述两个题目,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数字较多的那。第一题是年薪、第二题是房屋坪数,这两组实验显示出人们是容易忽视难以量化的条件,更看重以数字呈现,明显可见的差异,因而高估了因数字带来的幸福感,过度比较不同,反而会带来『误导』,这就是差异认知偏差。
三、员工绩效评核也是一场数字的游戏:
成交件数、工作失误次数、迟到次数…,这都是绩效评核中常被考量的项目,但有些项目是无法用数字表达的,比如:快乐、积极、乐观、团结、气氛…等,这是看不到的影响。
绩效评核的基础来自于每天的观察,主管最重要的工作是替公司培养人才,把人『教会』,而不是将人『打分数』,因为人与人之间,很多的讯息、感觉是无法量化的,单用数字来评断事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这也是业界常有的问题,高阶主管沦为打分数的工具,反而将许多数字无法表达的项目给全部的抹掉,这也是为什么企业一直在找寻人才但却没有着落,因为都被数字给遮住眼啦!
绩效评核是每天在做的,依据下属每日的行为,累积而成的统计,那才是正确的,切莫陷入数字的迷思中,很多员工一年就只犯了那么一件过失…就因此不能翻身,未免也太公平了。还有一点,下属不力谁之过啊?主管们,好好想想吧!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