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世上没有个简单的公式能判断出,对方的回馈是认真请求我们改变,还是暗示关系中更深层的问题。本文列举7个问题协助你理清自己的想法,思考特定情境或关系中,是否需要划下界线。

我怎么知道需要划界线了?
一开始,你会产生一种焦躁不安的感受或想法:我快受不了了;我太失败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太超过了;我永远没办法把事情做好;我就是不够好。然后,你会心生疑问:我该在这里划清界线吗?但你怎么知道对方是真心想帮助你(或是真心想要分享你令他们担忧的行为表现),还是这段关系根本就失调或不健康?
世上没有个简单的公式能判断出,对方的回馈是认真请求我们改变,还是暗示关系係中更深层的问题。给予者也许无恶意,没有想要控制你的意思,甚至可能深深关心你,也可能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或是自己本身有些问题──但这都不能改变回馈对你造成的影响,以及你的自我认同遭受侵蚀的事实。
以下一系列问题能帮你理清自己的想法,思考特定情境或关系中,是否需要划下界线。
领导者的隐形战场!穿上主将袍以魅力决胜,所向披靡!
对方是不是除了攻击你的行为之外,还攻击你的人格?
对方不是说:「你那样做,让我很不开心。」也不是说:「我有个想法,说不定对你有帮助。」而是说:「你有很多问题……」「所以说,你永远办不成大事。」总之,无论有没有明讲,对方要是表达:现在的你不吸引人、没野心、不够好,或是不值得被爱、被尊重、被关怀。这就是攻击你的人格。
对方的回馈是不是咄咄逼人?
上司想帮助你更自然地和公司高层交谈,却让你越来越焦虑,并且越来越自我防卫。你和他讨论过这件事,并告诉他这么做对你没帮助,但上司没有改变指导方法,反而变本加厉。
没帮助的回馈毫无用处,而咄咄逼人又没帮助的回馈,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伤害。你已经请对方停止、暂停、别说、住口、走开,但指导回馈与建议仍源源不绝地袭来。
你改变之后,是不是总会出现新的要求?
有些给予者总是在寻找更多有待加强的事情,他们想修理的东西也许是屋子,也许是车子,也可能是你。但更可怕的是,对方的目的可能不是让你改变,而是「要求你改变」这件事。他们是主导者,你只是从属,对方透过这些明确的角色设定,掌控秩序。
对方的控制欲,有可能是受到自己的恐惧所驱使:好比伴侣让你觉得,你没有努力争取他的爱,就在这段关系里得不到任何好处。又好比上司若不是对你吝于表现尊重,你可能会发觉他不怎么值得你的尊重。或者,对方需要掌握主导权,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扮演其他角色。无论如何,对方的回馈总令你时时觉得自己不够好。
回馈给予者会不会用你们的关系威胁你?
对方可能采取的说法如下:你当然可以决定要不要接受我的回馈,但不接受的话,就表示你不爱我、不尊重我。他们会将小事连结到大事,并用这种伎俩多次掌控小议题;采用这种策略时,对方会假装给你自由选择的权利,实际上却剥夺了你的自主权。
婆婆暗示:「如果不选我推荐的花店,你就是毁了我们的婆媳关系。」这听起来很荒谬──因为实际上就很荒谬,但我们也该意识到,对方用这种方式威胁,不一定是想控制人。有时他们以关系为要胁,是想要吸引我们的关注,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方式能表达自己不安、焦虑或受伤的心情。但你可以在不接受情感勒索的情况下,同情给予者的需求。
对方是在警告还是威胁?
警告和威胁差在哪里呢?警告是诚恳地解释可能发生的合理后果(「如果你太慢来吃晚餐,意大利面就会冷掉」),而威胁是意图制造令人心生恐惧的后果(「如果你太晚来吃晚餐,我就把意大利面丢到你身上」)。
以下几句是警告:
「你不改进人力管理技能,就保不住现在的职位。」
「你如果不在报告中揭露这件事,我必须依规定告知委员会。」
「你下次再醉醺醺地回家,我就要搬出去住。」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头的变数并不在于后果有多严重,而是后果是否合理。在某些情况下,对方会发出最终的警告,也就是最后通牒。面对这种情况,彼此都高兴不起来,但对方是提供关于实际后果的资讯,帮助你做选择。
威胁的思维逻辑同样是「如果……那就……」,但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动机:威胁者是想让你产生恐惧或依赖他们,降低你的自尊或自信,进而控制或操纵你。为了达成这些目的,对方会特意设计后果:
「如果你不照我说的做,就让你从此在这一行混不下去。」
「如果我离开你,就再也不会有人爱你了。」
别人给你警告,是让你知道自己可能会遇到麻烦;别人对你发出威胁,是确保你会被麻烦压垮。
每次都应该是你改变吗?
乍看之下,你们关系很不错……但你注意到令人担忧的模式。每当发生冲突,有必须解决的问题,该为事情负责的人总是你:每次都是你道歉,每次都是你加班,每次都是你吸收超出预算的开销。如果每次都是你改变、退让、妥协,那你们的角色可能已经僵化了。无论是工作、爱情或友情,要是想维持关系,就必须进行协调,从单方面的指责与回馈,转变为双方都负责、彼此都愿意看清系统的关系。
你的看法与感受是这段关系的一部分吗?
这可能是最简单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不管其他方面如何,要先问的是,给予者有没有倾听你的说法,努力理解你的看法、明白你的感受?而他们在了解后,是不是在乎?他愿不愿意迁就你,改变分享回馈、请求与建议的方式,尽量不对你造成负面影响?对方有没有尊重你的自主权,让你自行决定是否拒绝他的建议?如果你的观点和感受被排除在这段关係之外,那你们的关系就有问题了。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