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如何接受回馈时,说明怎么主张自己的意见,这似乎有点矛盾。但是,回馈并不是给予者提出,你就能立即接受的东西,而是两人一起拼拼图的过程。对方手裡有拼图的一部分,你也有一部分;你如果不主张意见,就是将自己手里的拼图藏起来,给予者不知道你的看法与感受,因此也无法晓得自己的回馈是否有帮助、够准确或真能符合你的经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无法解决问题、无法调整,对方看不出你是否理解或打算采纳回馈,也不知道尝试提出这些建议比他们所想的困难或危险许多。
你的主张往往是对于回馈的回应,但也不一定。好比对方可能在绩效评量开始前,先要你自我评量。不过在定义上,你必然会在对话中某个阶段收到回馈,也会有些话想回应对方。
领导者的隐形战场!穿上主将袍以魅力决胜,所向披靡!
◆从「我说得对」转变为「这是你遗漏的部分」
想有效主张意见,心态要有重大转变:你的目的不是说服给予者,让对方相信你说得对;也不是要用自己的事实去取代对方的事实,而是要补上「遗漏」的部分──最常被遗漏的是你的数据资料、解读与感受。只要做到心态转变,你就可以主张自己觉得重要的一切意见。当双方手中的拼图都拿出来,你们就能找出双方相同与相异的看法,以及意见分歧的原因。
◆常见的主张错误
接下来,要检视三种回馈触发机制──真相、关系、自我──造就的常见主张错误。
▲真相错误
最常见的雷区,是陷入争执「真相」的心态。
雷区说法:「对方的建议错了。」
较好说法:「我不认同对方的建议。」
这看起来明明是很微小的差别,真的很重要吗?两者的差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确保你们的对话不脱轨。如果你说:「你的建议错了。」给予者就会开始解释自己的建议为何正确。如果你说:「我不认同你的建议。」给予者无法否定这点,毕竟你就是有这种想法,所以双方只能讨论意见分歧的原因。
你也许会说:「我在前一间公司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就没遇到这么多问题。」给予者不知道你上一份工作哪里做得成功,你也不知道对方在目前这公司试过什么方法,而这才能开启双方对话。
虽然要讨论的是意见上的差异,但这不代表对话和事实无关,事实往往是对话的核心。你必须先知道销售数字,才能加以解读,但比较困难、重要的任务,应该是解读数字才对。
▲关系错误
我们受到人际触发机制刺激而主张意见时,最常掉进切换对话轨道的陷阱。想避开陷阱,你要留意对话中是否出现两个话题,若有,就将两个主题放上各自的轨道。
雷区说法:「你是自我中心的混蛋。」
较好说法:「我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所以现在无法专心听你的回馈。我们可能得先讨论我的感受,再讨论回馈本身。」
你如果说出第一句话,很可能会点燃战火,如果说出第二句话,可能会让给予者满头问号,想知道你最近读了什么怪书,但(通常)这样会比吵架好。 至于第二个常见的雷区,牵扯到系统、责怪与贡献:
雷区说法:「这不是我的错。问题出在你身上。」
较好说法:「我知道自己造成一些问题,我希望双方一起退一步,看看事情的全局。如果想改变现况的话,我觉得再多理解一些其他资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第一种回应可能会使你和对方大吵一架,互相卸责;第二种回应告诉对方,你愿意为自己造成的问题负责,同时指出对方在系统中也有负面贡献。
▲自我错误
在我们情绪失衡或被情绪淹没时,很可能提出过于夸张的主张。
雷区说法:「说真的,我没救了。」
较好说法:「你说的这些让我很惊讶,我一时难以接受。我想花些时间考虑你说的话,消化这些资讯,明天再继续讨论吧!」
心乱如麻时,你会很难清楚或平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可能会为了找回平衡,将过多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或是表现出夸张的绝望与不安。这时,建议你向对方坦承这些回馈令你惊讶,并告诉对方,你想花些时间找出它们对你的意义。
常见的第二种雷区说法,是发生在内在声音努力将回馈拒于门外时:
雷区说法:「胡说八道,我才不是那种人呢!」
较好说法:「我听了这些回馈,感觉有点难过,因为我心中的自己并非那样,我也不想当那种人。」
你可以不用指出对方说法有误,而是主张他们给的资讯不符合你的自我认知。同样地,你可以答应要考虑对方的回馈,但不表示对方的资讯正确。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