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断舍离,要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问题1】是真的想减少物品? 还是喜新厌旧?
我刚开始执行断舍离的时候,心中纯粹是向往极简生活的简单轻松,并不知道这个生活方式早已在国外盛行多年。有几位路人甲乙丙,以看好戏的心态回应说:「你那么爱买爱跟风,现在极简、断舍离也是在跟风、制造话题吧。」

这股风潮下,似乎人人都在标榜断舍离,但很少人能了解其真谛。「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是断舍离的原意,但我发现到,很多人在「丢了半个衣柜」、「扔了一半的化妆品」、「狂丢1百公斤」后,其实真正的心态是「耶!又有新空间买新的了!」。
在这个物资过剩的世代,丢东西就像是一波新热潮,人人都在挑战和尝试。虽然会在丢的过程中有所反思(确实会帮助我们更认识自己的喜好和所适合的物品),也赫然发现以前怎么那么会买,进而和地球说声抱歉、自嘲真的太容易失心疯、下次不敢了……云云,但若非以「想要重新打造理想生活空间」和「想要减少物品数量」为目标,非常容易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因为这只是「以丢弃之名行汰旧换新之实」,对改变生活型态并无实质的帮助。
要彻底的让生活变得有秩序起来,不会过了3、5年后又再一次「断舍离挑战」,就必须更理性和谨慎的看待每一次的购买。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是真的想减少物品堆积,让生活过得更轻松呢?还是只是因为喜新厌旧,想要汰旧换新?你的心底是想要把过去流行的东西全扔了,换成最新一季流行的吗?这些都是在开始丢东西之前应该理清的事情。
这么说来感觉十分严苛,好像再买、再购物就与简单生活背道而驰,但不是的,我们只是在学习如何更理性面对购物慾望,还有「学会维持」而已。毕竟想要断舍离的人,出发点无非是感到生活一团混乱,柜子、桌子,甚至地板永远处于爆满的状态,受不了堆满满的各个角落,才因而想要尝试这样的生活吧!我并不认为有人会喜欢「定期断舍离大挑战」。
所以,为了防止再次掉入无限「断舍离挑战」的轮回,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确认自己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改变生活!」,下定决心的愿意尝试简化自己的物品量、调整购物习惯,一定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维持简单生活。能够这么坚定的说,就是因为我发现多数成功的实践者正因为如此明确,才能使「简单生活」轻松维持至今,一路坚持下去。
【问题2】了解自己是真的不需要,还是只想为了丢而丢?
开始在网路上分享我的心路历程之后,我每天都会收到无数篇像作文一样的私讯和留言。有太多人被「减法生活」给启发,像是一记当头棒喝,突然开始审视自己过去暴走的消费行为。每当有粉丝兴致勃勃地和我分享心得,拍下今天断舍离的「战绩」,并激动的想要赶快把生活重新整顿起来,我都替他们感到非常开心。
不过「极简生活就像减肥一样,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会堆得水泄不通,都是我们过去长年花大把银子养出来的,恢复秩序一定会花上不少时间!
许多人会来咨询我的建议,例如「纪念品该不该丢?联络簿该不该回收?无用的礼物可不可以捨弃?」习惯简单生活的达人会直接告诉你,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活在当下就是最轻松的方法,可以考虑丢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跟随别人极简、不要跟随别人断舍离」。也就是说,不是达人叫你丢什么,你就跟着丢什么。物品的去留,得要靠自己筛选出来,因为日子是自己过的,别人的意见终究只能是个意见,请绝对不要为了极简而极简、为了丢而丢,甚至为了想要快点简单生活而一时扔得又快又急。
减物最有意思的地方,莫过于「理清自己和每种物品的关系」!这是我执行2年极简生活最有感触的地方之一,虽然可能速度会慢一些,但当自己去思考:为什么会选择丢掉?为什么会选择保留?为什么当时会买下它?为什么后来渐渐不使用了?为什么不使用但还是想留着?为什么喜欢却会堆在角落?为什么可以丢得这么干脆?为什么想丢掉的都是这类型的东西?……,透过这些反思,你会在整理的过程中有「满满的收获」。你不需要记得以上的所有问题,你其实只要简单的回想一下,这个物品怎么来到你的生命里即可。
我曾经在微博上分享过,认为「该丢掉毕业纪念册的数个原因」,虽然说到很多人的心坎里去,但其中我最喜欢的留言是:「毕业纪念册是我非常确定,如果现在我丢了,多少年之后突然想翻却发现没有了,绝对会非常伤心的一样东西。」因为每个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都不同,所以要舍要留,往往也都和个人的生命故事有关,不为了丢而丢的断舍离,才能更清楚明白每样物品所带我们的意义。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