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心理

学他用「诱饵」引人主动好奇提问,就能操控第一印象!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21-03-26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有句话说,「好奇是好感的开始」。其实,如果懂得如何运用「好奇心」,不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厉害的人甚至还能做到,控制自己要给人留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

◎用诱饵来让对方脑中产生「疑问」!

以下刊载的是我的名片。

20210326101404_07515.jpg

如你所见,手机电话旁边写着「(我不太接电话)」。


每当我递出名片,(递出名片后双方立刻道别的情况则另当别论)一定有人问:「你不太接电话啊?为什么?」、「不接电话?怎么那么有趣。」


这句话就是诱饵。


针对一般「留下电话号码=希望别人打电话来」的偏见,加上「不太接电话」这个反差的巧思,引起对方兴趣,进而产生提问的念头。


对此,我的回答如下。


「白天我会在店里、或是有演讲,行程排得很满,所以不太能接电话。」


说穿了,就是在表现自己「我很抢手、每天都很忙」的形象。


我想你大概也已经清楚,如果我不是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而是自己说出以下这句话,结果会怎样?


「白天我会在店里、或是有演讲,行程排得很满,所以联络时请用电子邮件,不要打电话。」


应该可以轻易猜想得到吧。 「我又没有说要联络你」、「这么忙喔,那我找别人做好了」之类的心理抗拒便会启动,使得对方无意识的浮现负面反应。


瞬间操控印象的重要因子之一,是让对方脑中产生「疑问」。


为此,我们需要一些巧思,也就是「诱饵」。


让我们以单亲妈妈为例,想想看有什么诱饵。


举例来说,假设她在名片上这样写,你觉得如何?


岸Margaret正美


「可能会因为好奇而问她:『你在外国出生的吗?』或是『你先生是外国人喔?』之类的。」


没错。如果她回答:


「不是,我是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纯正日本人,虽然已经离婚了,但前夫也是日本人。」


你会如何反应?


「我会接着问:『那为什么你会有西方的中间名?』」


是。问到这里,她或许就可以说出类似以下的原因。


「其实我的小孩现在在外国念书,他念的学校信奉天主教,我跟他一起去看学校的时候接受了受洗……」


透过上述的流程,她就可以顺利说出「虽然是单亲妈妈,但有能力供孩子出国念书」的反差,而且不会引起他人心理抗拒。


这,便是「诱饵」。


诱饵就算很渺小也无所谓,而且可以随意安插在任何地方。


例如,假设单亲妈妈与客户约在公司会客室,小孩的留学地点在澳洲,在帮客户倒茶时,她可以使用无尾熊的杯子,并且在奉茶时说:


「这个杯子可以带来好运喔。虽然里面装的是一般的茶水,还请您品尝。」


这时,对方心里可能会想「为什么是无尾熊?这个杯子可以带来好运?WHY?」从而产生好奇心。


这之后的沟通技巧就如前述一样。


例如对方可能会问:「无尾熊会带来好运吗?」


对于这类问题,她可以如此回答。


「其实我家的孩子现在正在澳洲念书,那边(夹杂一些关于这个无尾熊杯子的小插曲)如此这般,帮我带来了好运。」


这个回答,形式上是针对问题「为何无尾熊的杯子会带来好运」所做的说明,所以对方不会产生心理抗拒。但是,这段话的背后,还潜藏着她让小孩出国念书的印象。


之后再看时机,向对方传达心中想说的正题「她是如何办到让孩子出国留学」便可。


 

藉由操控印象,从而创造利益,正是说话引导术精神之所在。


如果在交流活动上互换名片的女性剃了一个小平头,你是不是会感到好奇?在情况允许之下,你是不是会忍不住想问她原因?


你无意间晃进去一间法式餐厅,如果店内正中央摆了一尊巨大的佛像摆饰,你会做何反应?是不是也同样的很想询问「为什么」?


当人们遇见与偏见相反的反差「诱饵」时,会产生想提问的冲动。


所以尽管放胆设置「诱饵」,引导对方说出你心中设想的问题,如此你就能堂堂正正的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将你想要置入对方脑中的印象移植进去。


◎小心,并非所有行业都能轻易运用反差

以上说明了如何根据偏见设计反差的「诱饵」来操控印象的技巧,本章最后则将介绍不得形成反差的行业。


举例来说,如果银行法人负责人为了营造反差,选择「红色皮衣外套」,你觉得如何?


抑或医生不穿白袍而是穿连身迷彩装,警察套上祭典常见的法被服(编按:一种类似外套的日式传统服装)呢?


会失去人们对他们的信用对吧。换言之,这些都是不得形成反差的行业。


「等一下!前面你一直教我们制造反差,事到如今哪有人这样啦。反差到底是能用、还是不能用,到底是要怎样判断啦!」


你会有这种反应很正常,不过请放心,判断基准其实很简单。


当人们的偏见程度严重时,应避免形成反差;只有在偏见程度较轻微的情况,才可利用反差。


以先前的例子来说,人们对「银行法人负责人」、「医生」、「警察」的服装有着「必须是如此」的强烈刻板印象,所以应避免在服装上制造反差。


反之,对于美容师、设计师、译者或顾问等对于服装偏见较轻微的行业来说,穿着发挥反差功效的服装来操控偏见,反而更加适得其所。


或者,不妨单纯从制造反差、与不制造反差,最终哪一个最有利的角度来衡量。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在充分了解金融业等一板一眼的业界,通常无法接受金发讲师的前提下,评估这样做,最终对自己有利,而选择了金发。还请各位也确实掌握大众对自己所处业界及职业的偏见,巧妙的操控,以求取最高表现。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