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乐活品味

「传声筒妈妈」担心老公生气、长辈嫌?做妈妈要找到自己声音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22-04-24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合肥招聘网讯:你从妈妈嘴里听过这类的话吗?「你最近要早点回家,你爸昨天晚上打电话找不到你,他很生气!」、「你再多吃一点!不然每次回爷爷家,长辈都嫌我没把你照顾好!」这些话听起来总是令人不舒服,因为话里面有一半在要求你做某件事,另一半则是告诉你,不是我在要求你,是其他人要求你,所以你还不能对我发脾气。


当你听到这些句子,你不但觉得自己被「命令」去做一件之外,你还会吸收到发言者传递过来的「评价」,家族议题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某部份就是透过主要照顾者以「传声筒」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渗透进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传声筒是一种人际角色,每个人都可能在人际关系里变成传声筒,但在女性成为母亲这条路上,传声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因为这会让女人没办法在母亲的角色里「做自己」。


整个社会乃至于女人本身,赋予「母亲」许多责任与框架,这些压力逼迫着成为母亲的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自我反思的习惯,只想赶快降低压力,把心里焦虑丢出去,我们就会变成传声筒妈妈,传递着那些从我们嘴里说出来,但却不是自己真正心意的话。


「吃饭的时候,我很容易失控吼小孩,因为老公不喜欢小孩边玩边吃,也看不惯我喂孩子吃饭,所以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脸都很臭,我压力超大,只好骂孩子让他们快一点,不然爸爸就要生气了!」小蓉这席话描述出那些长期夹在老公跟小孩之间妈妈的心声。


为了不让其他人对孩子生气而变成传声筒的妈妈,大概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像是害怕冲突,无法因应吵架的局面,或是把别人的情绪和家庭和谐当成自己的责任,认为「好妈妈」就是要让大家都没有不满的声音。如果教养孩子只是为了让旁人不生气,那么母亲心里就没有空间建立自己在教养孩子上的核心思想,也没有好情绪可以陪伴孩子经历成长的挫折。


那么身为母亲的你,该怎么样减少自己不经意成为传声筒的机率呢?让我们来看看大吼大叫的夹心饼妈妈小蓉,她的自我疗愈过程也许可以提供我们一些灵感。


第一、 面对他人和自己的「愤怒」

逼着小蓉变成夹心饼,必须靠传声筒的方式,对孩子大吼大叫,以降低丈夫带给自己的压力,源头是小蓉太害怕愤怒与冲突,她很不只害怕丈夫对孩子和自己的生气,她可能也害怕自己会生气,我们习惯否认愤怒,不喜欢愤怒带给我们的影响,但愈压抑反而愈容易因愤怒而失控。


愤怒是有功用的共通情绪,当我们的界限和利益被侵害,就会感到愤怒,而当获得理解和尊重时,愤怒就会消退。


小蓉对丈夫生气,也对孩子生气,在疗愈的过程,她观察自己对他们的生气,她发现自己气老公在她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把教养孩子当成她的事,还拿来指责他,她有时候也气孩子为什么不能赶快长大,为什么特别调皮。


当小蓉了解自己的生气,她可以尝试跟先生沟通两人对孩子用餐规范的看法,讨论各自可以做些什么,透过反思,小蓉也觉察到自己在面对孩子时,累积了许多委屈,但孩子就是孩子,有其成长历程,不可能一夜长大,小蓉需要找些活动透透气,找个同伴诉诉苦,或是好好补个眠,让自己放松一下,重新充电。针对生气的源头,理解并处理,愤怒就会得到纾解。


第二、 用新的角度看待「冲突」

我们总是用负面角度思考「冲突」,觉得两个人吵架绝对没有好事,好像吵架只有毁灭性,关系无法在吵架中调整,也无法在争执后修复,所以我们特别忌讳家人间的冲突,认为有害而无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健康的关系系统,包括家庭,都需要动态适应每一个成员的改变,我们都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透过沟通彼此的意见,才会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需要家人怎么配合,又因为人的惯性是不喜变动,所以我们会排斥新意见和新改变,才导致沟通总是很激烈,最后演变成吵架!


小蓉家有个成长中学龄前孩子,既依赖又想独立,既需要被帮助又想被肯定,复杂的成长议题常常逼得照顾者挫折满满,最后破口大骂,孩子没被帮助也得不到肯定,内心满是无助和委屈,学习和配合的意愿大受干扰。


将「冲突」转为「良性沟通」的方法,不是拒绝,不是强力压制,而是尝试聆听、愿意为对方的需要做调整。小蓉和丈夫讨论,试着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减少孩子独立进餐的困难,像是将食物弄软剪碎、或是用适合的餐具,并在孩子做到后给予立即的肯定,父母双方都有心理准备,知道教养策略随时可能因孩子当天的状况和成长阶段不同而改变。


第三、 学习「不介入」他人的人际关系

变成「传声筒」就是介入他人的人际关系,很多妈妈做了爸爸跟孩子的传声筒,做了爷奶、老师、路人的传声筒。身为母亲的你为什么需要替这些人传话呢?


也许担心丈夫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认为没有你居中协调,他们的关系会愈加恶劣,但如果你不加思考地介入,就像传声筒一样,帮他们两个传话,那只会恶化他们的关系,让他们的关系定型在如此疏远的距离。


有时候你觉得告诉孩子,长辈、师长以及大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和观感,对孩子是好事!是在帮助孩子避开危险,适应环境。但如果不经思考就传递讯息,你也许只是在抒发自己的压力,然后把自己没处理好的议题带给孩子。


以小蓉为例,当她在餐桌上不假思索地对孩子发脾气,说着「你看你吃那么慢,爸爸都生气了!」,再加上她在非语言上对丈夫的愤怒的恐惧,都可能把某种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或是她自己的权威议题传递给孩子。


当我们可以消化愤怒、面对冲突、和别人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距离时,就会有更多心力能放回自己身上,「妳想要当一个怎么样的母亲?」、「妳对每一件事的立场、态度和偏好的做法是什么?」妳不只是一个完整需要被尊重和照顾的人,妳也有权力和能力照自己的意思做母亲。母亲节将近,希望每一个有母亲角色的女人,都能够放下传声筒,在做妈妈时找到自己声音。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