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能提升

25 岁这年,我在新加坡月薪9万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8-04-18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我在新加坡开的薪水是月薪 8 万多元──这已是我在台湾时月薪的 2.2 倍。开出这样的薪水时,我怀疑自己会被拒绝,没想到,公司最后直接帮我把薪资调到新台币 9 万。


在 4 个小时的飞行后,拿著我的台湾护照,走过新加坡机场的快速通关通道,按下指纹迅速入关。


在著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 40 多个行李输送台快速运作著,出关后已看到我的行李被运送出来──从飞机落地到我搭上 Uber,竟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每一次下飞机,总是让我再次体验到新加坡的「效率」,与「怕输」的精神。


我今年 25 岁,毕业后在台湾工作了将近两年,目前于新加坡住了一年又 48 天。去年(2017)在我到新加坡半年后,偶然从台湾的新闻上得知新加坡在徵招台湾人来这边当「辅警」的新闻,这几天刚好又在《换日线》上读到了第一批辅警的分享文章,引起许多关于「到新加坡工作」的正反意见与讨论。 


我想到这一年来,其实有不少亲朋好友透过各种方式,询问我是如何来到新加坡工作的、实际的环境又是如何?到底好不好?因此决定在此也把自己在新加坡的工作实况与观察,分享给大家。 


当然,不同工作的环境与条件,每个人的能力与机运,以及从何种角度看待新加坡⋯⋯都会有所不同,很难绝对客观地说「到新加坡工作到底好不好」,但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到正在考虑海外求职的你,作为判断的参考依据之一:


没有任何海外留学经验,工作两年后立定决心「向外闯」


从小在台北长大,我没有任何外侨学校或海外留学的经验,大学时的专长是外语,毕业后在一间游戏公司担任「国际事务专员」,负责帮行销人员与海外总部沟通。


近十年全球手机游戏的市场成长非常快速,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更是开发手游的重点国家,但游戏业界的规模较小,各公司往同业挖角的情形也就越发明显。在游戏公司一年之后,我已经开始负责与海外的行销公司联繫,对于移动通讯 app 的行销与广告也小有涉略,再加上大学时学的两个外语, 2016 年年底,有两间欧洲广告商正式向我招手,希望我加入他们位于新加坡或韩国的团队。 


在那一次的转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台湾目前大环境的问题:薪资太低、福利太差又太过血汗的共同点,促使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到国外闯天下」。


在这边,想先建议有出走计画或想法的台湾朋友们,如果有海外求职的决心,可以从找工作和淮备履历时就开始「国际化」:虽然台湾人常用的几个「数字」徵才网站上,往往也有不少的国外职缺,但要知道跟 Linkedin 或其他国外的徵才网站相比,台湾网站上海外职缺的比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另外,履历表应该要以流畅的英文表达为基淮,若是想要表现自己会多国语言,除了在英文履历表上写上精通的语言之外,也可以淮备一张简单的他国语言简历。有了这样「破釜沉舟」决心,才能更有效的往世界出发。 


面试时观察到的「对待(淮)员工态度差异」:


还记得毕业后,在台湾陆续进行企业面试时,我曾遇过当场给我难看、把我骂得一文不值的业务主管;也曾遇过聊了三、四个小时公司愿景,却直到现在都没通知、回覆我询问面试结果的公司──简而言之,在我的经验裡,绝大多数的台湾企业,都倾向以将面试候选人视为「你在求我给你工作」;而非「我们能否互相创造双赢」的态度,进行人才的招募。


所以在与这几间欧洲公司面试时,我紧张地一再事先练习英文问答,希望把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没想到两次的面试竟然都是用 skype 通话的方式进行,人在欧洲的老板,完全没有要求打开视讯镜头,听完基本的自我介绍后就切入正题,询问过去相关业务的经历、知不知道新业务的内容、对于加入团队后的方向有甚么想法。比起「我要来测试看看这个员工的极限到哪」,老板更想知道的,是「这个员工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职位,是否适合彼此合作共创更大市场」。


在那几场面试之后,我才发现过去那些我认为可以「磨练自己」的可怕面试,是不是就是因为台湾的就业环境过于倾斜,才会让老板们总是习惯性地看不起每一个「低声下气来求职」的员工? 


惊觉自己深受「台湾薪资行情」桎梏


在面试过后,不到一个星期,这间欧洲公司在新加坡的人资主管就与我联络,和我谈薪资和其他福利问题。


在提薪资的时候,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在后来公司帮我申请新加坡工作签证时、还有在进公司一年之后,我两度严重感受到自己「深受台湾薪资结构问题影响」的这件事──


新加坡的工作签证大致上分为 EP 、 SP 和 WP ,依照薪资和经历等有所不同,我的公司坚持要帮每一个员工申请最高级的 EP ,申请 EP 时公司要另外向政府支付外国人税金,所以不见得每间公司都愿意帮员工申请 EP ,但我的签证竟然在申请时出了问题,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因为我向公司要求的薪水,低于申请 EP 的最低薪资限制。


当时我开的薪水,是新币 3,600 元,换算成台币大约是月薪 8 万多元──这已是我在台湾时月薪的 2.2 倍。开出这样的薪水时,我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被拒绝,或是被嫌弃「怎么这个年纪敢开这样的薪资」,也已经做好要被公司「砍价」的淮备。


但没想到,公司最后直接帮我把薪资调到高于 4,000 新币(约新台币 9 万元),签证也就在调完薪资后很快通过了。 


在公司的第一年,因为已经是台湾所谓的「年薪百万」,总感觉自己坐领高薪,但没想到后来公司又再次招募新的员工──这次从韩国挖角一个背景相似、但工作经验比我少的员工──我才了解这样的薪资,在韩国的业界其实是非常基本的。在会多国语言的状况下,更有韩国同业跟我建议应该要「月薪 6,000 新币」(约台币 13 万)上下,才是该职务的薪资行情。 


「但是新加坡物价高,压力很大」──真的吗?


每每听完我在新加坡工作的薪资待遇,台湾的亲戚、朋友,都必定会接著说一句:「但是那边生活费也很高,而且薪资那么高,压力一定很大⋯⋯」 


但在新加坡的台湾朋友们聚会上,大家回想自己的生活:除了真的很贵、每月平均要 600─1000 新币(约新台币 1.3 万到 2.3 万)的租屋费用之外,新加坡生活「非必须」的东西的确是「贵得吓人」──所谓「非必须」,指的是淤、酒、娱乐生活、咖啡厅或高级餐厅等。 


然而,一般超市和平日中午我常去的美食街,基本上一餐也都能控制在新币 5 到 8 元(台币约 150 元)左右──还记得在离开台湾前,我在信义区上班,每天中午的餐费也都差不多是这样,省吃俭用却存不到甚么钱。反观现在每个月都至少能够存 3─5 万台币,哪个地方的「所得/物价比」高,相信不用多做比较。


另外谈到压力(或所谓过劳),新加坡是各国外商群集的一个国家,每一间外商自然有其不同的企业文化,每个人对不同制度的看法也不同。但以我个人来说,我们公司「完全责任制」的氛围,让我非常喜欢──虽然有规定的上下班时间,但不打卡、也没有迟到的制度,重点是完成责任内的工作。


这让每个员工在需要与客户沟通、或有重大专案时,会心甘情愿地加班或在家工作,但晚下班的隔天,即使到中午才进公司也没有任何主管会唠刀;另外公司给所有员工 20 天年假,使用这些年假时,公司更完全不会过问为什么要请假,在请假系统上也只要写个简单的「Personal Vacation」即可,没有所谓「有假却不能请」的状况发生过。 


在年假之外,还有新加坡政府规定的 14 天有薪病假,拿病假不仅不会像台湾一样被扣半薪,去看医生后的收据,还能向公司请款(每间公司的补助金额不一,大约是一次 60─80 元新币左右)。


「别把自己看小了」,勇敢寻求不一样的可能


在和新加坡同事聊天时,他们也总是好奇台湾的职场文化,但每次提到病假时,他们总会问我:「为什么你们在台湾看医生,不能跟公司报帐?」每每被问到这问题,我也都语塞无法回答──新加坡的医疗费用比台湾高上许多没错,但政府的公积金也有保障新加坡人看医生时的补助。且即便如此,多数具规模的公司,也都会有一个让员工生病时看医生报帐的机制。单从这点来看,比起台湾「不能报帐还要扣半薪」的环境,感觉上在新加坡外商工作,真的比较有被公司看成「一份子」的感觉。 


如同前述,每个人看待新加坡的角度、每个人在不同公司的制度规范下工作环境也不同──我也相信,应该会有很多同样在新加坡打拼的台湾朋友,对我的这篇文章有不同意见。


但我想说的是,每间公司一定还是会有自己不同的企业文化,而「新加坡」的「好或坏」,也不是本文重点──透过这篇文章,我想告诉大家的重点在于:也许在台湾不被重视的,我们的专业,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能够找到更好、更完善的待遇。


在公司相对保障劳工的工作环境下,在新加坡生活一年多的我,已经决定要继续在这裡,为接下来的职涯好好努力,就连当初捨不得、每天打电话要我回台湾的父母,如今也认同了我的决定。


虽然也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够带著在国外的所见所学回到台湾、贡献台湾,但反观目前台湾的大环境,也许,这一天还要再等一阵子⋯⋯。


文末,想再次对所有身在台湾的朋友们说,趁年轻时,真的应该多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以世界为范畴思考可能的职场舞台──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会了「谦虚」、「顺从」、「不自满」,但千万别把自己看得太小──坚持做对的事情、争取符合自己能力的待遇、当然还有不断学习精进专业能力,在世界的某个舞台上,一定有你发光发热的机会。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