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高薪行业

你梦寐以求的工作,真的跟你想像中一样吗?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8-07-08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太多我们梦寐以求的工作,看起来都像裹着看似甜美的糖衣,但只有等到你真正品嚐了之后,才能知道真正内馅是什么。


随着年纪渐渐增长,距离大学或研究所的生活越来越远,慢慢的也成为了学校 Career fair(职涯分享)会时常邀请的「校友」之一。参加过几次 career fair 之后,发现下面这样的情况总是一再上演。


情况一:

 

有为学生 A:谢谢你刚刚的经验分享,我学到很多。我看到你目前的工作是跟投资有关的,我对投资相关的工作也很有兴趣,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从事相关的行业呢?


阿宅校友我:不客气啊,你为什么对投资相关工作有兴趣呢?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工作呢?


有为学生 A:因为感觉很有趣啊!听起来就很酷!我不知道工作上有什么差别耶,投资不是都差不多的吗?


阿宅校友我:呃......那你觉得,你为什么适合做这样的工作呢?


有为学生 A:我觉得我很聪明也很有能力,我也很愿意接受挑战。


阿宅校友我:OK......


情况二:

 

有为学生 B:谢谢你刚刚的经验分享,我学到很多。我看到你目前在金融业工作,我 之后找工作的方向也是金融业,特别是投资银行或券商的分析师,不知道你有什么建议呢?


阿宅校友我:不客气啊,你是想要留在荷兰工作吗?


有为学生B:对啊,因为感觉上这边的工作环境很不错。


阿宅校友我:喔喔,那你知道荷兰其实没有什么投资银行跟 sell side 的券商工作吗?


有为学生B:可是不是有 ING 跟 ABN Amro 吗?


阿宅校友我:呃......(那些是银行,跟投资银行不太一样唷)


情况三:

 

有为学生 C:谢谢你刚刚的经验分享,我学到很多。我看到你现在的公司是跟基金投资有关的,我对相关领域的工作蛮有兴趣的,不知道你觉得我该如何准备自己呢?


阿宅校友我:不客气啊,你对基金投资产业 value chain(价值链)的哪一块比较感兴趣呢?前台?中台?还是后台?


有为学生 C:我不知道欸,有什么不一样呢?


阿宅校友我:呃......前台就是做投资决策的部门,中台就是相关的 IT 跟operation,后台就是会计跟法规遵循等之类的。


有为学生 C:那应该是前台吧!投资决策听起来就很有趣啊!


阿宅校友我:喔,好吧......


对产业的无知,该怪的不是学生们──但我们也只能自救

 

上面举这三个例子,我的本意其实不是在苛责这些学生们,毕竟他们只是 20 岁出头的年轻人。在现行台湾的教育体制和大环境下,其实就算是有工作、实习经验的 MBA 学生们,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也不见得有数。


在荷兰母校的 MBA 流传个笑话:新的 MBA 学生在开学时,会有 80% 的人说他未来想进管理顾问公司工作;一学期过以后,大概就剩 50%;再过一学期,可能只剩下 30%;而毕业后真正进入管理顾问公司当顾问的人,可能不到 5% 了。


而回想当年我刚出国唸书的时候,也怀抱着能找到人人称羡的工作,或是成为一个知名财务分析师的「梦想」。 


那时候一心觉得能够在资本市场裡面闯出一片天的我,可能还比现在我在 career fair 上碰到的有为学生们还要无知:完全没有任何的产业常识、所有的金融知识都仅止于教科书裡,更别说一点实际投资操作的经验都没有了。


这一切却在一次往伦敦的 study tour 中改观。


那是一次去伦敦参访各大金融机构的 study tour,参访的对象有很多不同类型:投资银行(野村、高盛)、基金公司(罗素),还有一些公司的财务部门。印象很深刻的是在野村参观时(他们当时刚买下宣告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安排了一些比较资浅的 associate 跟我们一起喝酒閒聊。


我看着那些人,一边跟他们聊天,谈的是他们工作的内容、加班的辛苦。忽然间我有种感觉:「我一点都不想拥有这样的人生,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因为那样的话,我好像就不是我了......」


当然那大概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就算我想要成为在投资银行中呼风唤雨的人物,自己的能力大概也是没有办法的。但那样的经验却像个狠狠敲响的警钟,让我知道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太多我们梦寐以求的工作,可能都只是你的「梦想」而已。


它们裹着看似甜美的糖衣,但只有等到你真正品嚐了之后,才能知道真正内馅是什么。


每个人的职涯发展有其侷限,也不可能一直尝试不同的工作。那到底要怎么知道,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工作,跟我的想像是一样的呢?下面是我自己的经验,想在此提供参考:


多撷取各方面的资讯

 

在资讯发达的现在,就算学校没教,其实有很多资讯都不难取得。假使你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尽可能地撷取与那项工作相关的资讯:产业结构、工作内容、需要的技能、职涯的发展等等。 


虽然说很多「巷子内」的资讯或许不容易公开取得,但要取得对于该项工作一定的瞭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把握机会跟实际从事该工作的人交流

 

这点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虽然说很多的资讯是公开可以取得的,但工作的细节、日常,甚至是业内的「潜规则」,只有真正从事那项工作的人,才能了解其中的甘苦。


假如有机会的话,好好把握能跟业内人士交流的机会,无论是校友活动、座谈、甚至可以主动接触联繫是否有空能够一同喝杯咖啡,这都能大大的提升你对该项工作的理解。


不过请注意,我用的是「交流」这个词。所谓的交流,是要相互丢东西讨论,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对方「经验分享」:


曾经有一次,跟我老婆的一个年轻朋友出去喝酒,他不在业界,但对投资相关的工作有兴趣,希望我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本来我预期又是场「纯分享」,但跟他谈了以后发现,他已经深入做过功课,对于这个产业的了解,比我碰过的一些科班学生还多上太多,更重要的是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谈得很愉快,对我来说,跟前面叙述的三种情况相比,这算是不可多得的一次「经验交流」。


很现实的,身为业界人士的我时间有限,相对来说当然较乐意和这样已有充分准备、又有见解的年轻人交流。


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该项工作

 

最后这点我觉得是最难的。有许多人了解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但却不了解其实那并不适合自己:喜欢当业务可以到处出差,却发现自己跟人聊天的技术很差;觉得会计很有趣,但却没有办法接受 routine 的结帐生活。


虽然说工作就是工作,跟兴趣喜好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但要能乐在其中,势必要兼顾「喜好」与「能力」:在「喜好」方面,要能够接受工作的大部分面向,甚至很感兴趣才行;在「能力」上也要客观衡量自己的实力,若还不足就要尽早培养,避免不切实际的「船到桥头、先过再说」的想法。


有很多人一昧地追求社会上所谓的「好工作」,但却忽略了自己的喜好跟能力,是否真的合适那项工作,这对自己的职涯发展来说,是相当可惜的。 


深深觉得,新一代的年轻人们,如今正身处在一个变动更加剧烈,也更加竞争的时代之中。如果能够早点准备好,真正认清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而不是单纯地处在「梦想」的阶段,或许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也能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而明朗。


※更多精采好文:

「如果你不畏惧失败,何必害怕改变?」──芬兰的教育启示

在瑞典,反思台港从小到大的「负能量」教育

 台湾人担心孩子太吵,美国人担心「不吵就不像个孩子」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