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 10 年,有实力也得有「气场」:我靠这三招,翻转亚洲女生「温柔、害羞、任劳任怨」的刻板印象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硅谷一家由华人经营的科技公司。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的大陆同事经常很吃惊地对我说:「你实在太温柔了!」
对于从小不是当班长、就是风纪股长的我来说,这辈子可从来没被人用「温柔」形容过,因此我简直不可置信,而且十分彆扭!「为什么是很温柔,而不是很专业?」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身为台湾女生,从小在环境下耳儒目染,我们不只普遍来说讲话语速较慢、较轻缓客气,面对同事、主管或长辈时,也往往习惯轻声细语、客气沟通,甚至用的词也和对熟人好友不一样。
好比说,台湾女生接到工作指令,大都是先说:「好的。」就算对指示有疑惑,也常说出:「好的,但是⋯⋯」但中国大陆来的女生可就不是这样了,她们不是简短俐落地回答:「行!」就是大刺刺地一句:「不行!」再带出理由。于是我也开始改说「行!」、「不行!」,讲话也尽量直接带出重点,慢慢地才消除了大家对我「很温柔」的评价。
但或许是当时的「阴影」仍在,也或许是后来换到了同事多是美国人的工作环境──他们另外有一套评判同事是否「自信专业」的标淮──到现在工作许久,我还是不时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并一直思考要如何改进。
直到最近的考绩评比,同事给我的评价是"assertive"(坚定自信的),才放下心来──我终于翻转了亚洲女生在这裡,总是经常被西方人视为「柔弱温驯」的刻板印象。
这段路,我走了整整 10 年。
而这 10 年来,除了在专业表现上的不断自我要求、精进之外,我更发觉到要扭转刻板印象,光靠「埋首努力」,有时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以下文章,我将分享几个自己在美国外商职场上,翻转众人对亚洲女性刻板印象的「招式」,给大家参考。
要再次提醒的是,下述这些方法,前提当然是建立在本身拥有足够的「内功」(工作实力)上,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样会被人识破──反过来说,这些「招式」对于实力坚强却感到不够受尊重的你来说,都是「一块蛋糕」(A piece of cake)而已,只要调整一些习惯和心态,相信便能很快看到明显的成果:
第一招:「心理印象」抢得先机
我的第一招,是从「握手」,就抢得心理印象分数的先机。
别小看了「印象分数」──其实在现实的商场、职场上,多数人在见到对方的第一秒,就开始心理印象分数的评分了,并且会随著你的举止、口气与应对进退,上上下下地随时变动。
而这些「印象」,通常大家是不会分享的,其实也和你我的专业能力无关。但只要在职场打滚、历练过几年的人都知道──这种抽象的「印象」,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绝对会直接影响主管、同事乃至客户对你的评价,和对待你时的工作态度。
而西方社会中,普遍以握手表达友善、礼貌与信任,但其实这握手的背后大有学问,其方式与力度,更都是一种心理暗示与「过招」。这点我们可以从法国总统马克宏和美国总统川普的「握手事件」窥知一二。
让我们先来看看马克宏和川普如何「握手过招」:
2017 年 5 月,马克宏和川普会面。第一次握手的时候,马克宏握得非常用力,一直到川普挣脱他的手为止。川普的手甚至还被记者拍到、留下了白色的印子,可见其力道之大。
这裡面的心理暗示是:「你不要小看我,我是个有坚定决心、气场强大的人。」而川普挣脱他的手,明显在第一次握手中佔了下风──这显示他原先没有预期到马克宏会有这样的表现,也明白了马克宏想强调自己不是可以随意欺侮的人。
当天的第二次握手,川普握得十分用力,力量大到这次换马克宏挣脱了。川普要表达的暗示是:「我才是老大,我的气场比你更强,我是『一定要赢回来、绝不认输』的人!」
国际外交诡谲多变,高手过招更通常在一瞬之间。为什么川普非要在第二次握手时,把气势赢回来不可?因为他知道心理印象会影响潜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理性思考」与决策判断而不自觉。换言之,川普在第一次握手时因为「失算」而小小出糗,他的判断是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甚至影响其他欧洲领袖对其「印象」,因此就算可能会造成尴尬场面,也一定要在第二次握手讨回上风。
看完这段轶事,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国家元首们,是如何地看重这「心理印象」。那么在职场上的往来,要怎么做才妥当呢?
平常跟人第一次见面握手,当然不需要握到他们的手发白,那你可能会吓死人。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普遍来说在亚洲社会,握手比较接近形式、没有太多「弦外之音」,因此多数人──尤其是女性,可能会基于礼貌或矜持,只是轻轻互相接触手心或手指后便放开。
但在西方的商场习惯上,不论性别,正确而普遍的「握法」是坚定有力,并直视对方眼神,适度展现你的友善、从容与自信。
我经常在跟人握手之后,感觉到他们惊讶的神情──因为我的外表是他们眼中「比较柔弱的亚洲女生」,但是我的握手却展现了完全不同的讯息。我透过坚定有力量的握手,等于在传达给他们一个讯息:「我不是省油的灯。」( I am tough.)以此翻转他们对我可能存有的预设刻板印象或第一印象,让他们更尊重我。
相反地,如果握手软弱无力、或者显得畏怯,送出的讯息就很可能会坐实对方的(刻板)印象──这看似是小事,其实却往往会影响往后别人对待你的方式。
第二招:透过肢体语言,让自己随时显得自信
我的第二招,是逆向使用「身体语言读心术」。
起因来自很久之前,我无意间读了一本畅销书:《FBI教你读心术》。当时不甚了解,只觉得满有趣的。后来又重读了一遍,才豁然开朗──书裡面讲的是如何「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那么我何不「逆向操作」,透过训练自己的动作,呈现自己想要的形象呢?
例如:书裡提到,一个有自信的人,会佔据比较大的空间,并且敞开人类最脆弱的躯干,暴露在危险中──因为他们感到很安全自在;而一个感到不安的人,会将双手环抱胸前,把人类最脆弱的胸膛包得很密实,这样给了他们多一些安全感。
于是,我开始在会议裡试著将双手盘在脑后、身体往椅背仰,扩大我佔据的空间,也展现出「我在会议裡很有自信」──这个姿势就我观察,是许多男性经常使用的,反观很多女生会习惯性地弯腰驼背、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默不做声,彷彿隐形人一样。因此我也会刻意选择坐在会议室裡显眼的位置,将腰杆挺直、抬头挺胸坐好,并主动跟旁人攀谈。
除此之外,我也改掉了双手搓揉、抠手指头的习惯。因为这会让别人觉得你很紧张、侷促不安、缺乏自信;相反地,我的双手会很放鬆的放在两旁,有时跟著我的话语做出手势,增加别人对你说话时的专注力。甚至我有时也会把一隻脚盘起来,放在另一隻的膝盖上,这样会增大我佔据的空间,使我显得更有自信。
除此之外,有时部分女同事们的音量与语速常常「过于秀气温婉」、甚至「细若游丝」,连我都在想是不是自己听力不太好,怎么听不清楚。这样的话真的不能怪男性主管「父权霸凌」、「故意忽略女生」,很可能是他们根本没听到──反过来说,加强表达,让音量和语速适中,也是女性在职场上,展现自信和专业的一种方法。
综观我以上所说,有些动作确实可能会显得「较为男性化」一些,但这些其实都是在身体语言裡展示自信和存在感的秘诀,我们当然可以逆向思考善加利用,不需要侷限于「女生应该做什么」、「这样才叫女性美」的动作──现在都 2018 年了,又不是女生还要裹小脚、走小碎步才是美的时代。
适时地展现你的从容自信就是美,并且可以赢得别人的重视与尊敬。
第三招:勇于面对衝突,正面解决问题
我的第三招,就是勇于面对衝突。
有一次我转到新的组,裡面有位男同事,处处鸡蛋裡挑骨头地针对我。我感到很苦恼,问了好几个人该怎么处理。他们大多回答:「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找他谈谈呢?」
但在当时的我看来,要找人「摊牌」,简直是难以想像的。一直以来,我在台湾受到的教育都是「以和为贵」、忍一忍过去就算了、不要「小事化大」⋯⋯等等。也因此我真的非常少与人正面摊牌过。
不过由于我实在太困扰,也没有其他办法,乾脆死马当活马医──我把那位白人男生约出来散步,直接问他:「是不是我什么地方不小心冒犯你了?为什么我感觉到你在工作上有点针对我?」我接著举例他让我感到困扰的举动,并且对他说,其实我也只是来赚薪水养家餬口、仅此而已。
看得出来,他有些惊讶我直接找他摊牌。当时他并没有特别说什么,但从此之后倒是不再出现针对我的情况了,我们之后也相处合作得很愉快。后来熟了之后,有一次他还在大家面前唱歌,开玩笑说我的主题曲是《This girl is on fire》。
另外一个例子是,有次我的老板写信来,叫我和另外一个女生,负责订小组聚餐的餐厅。但我发现,他并没有将这个要求,寄给组裡任何其他的男性同事。
于是我就委婉但不失坚定地回信说:「我不太会找餐厅。也许你可以问问组裡的其他人(男生),也许他们会有更好的想法。」到了下次聚餐,老板便寄了群组信,问整个组有没有人要自愿订餐厅。
尊敬(Respect),是要靠主动赢来的
我想,这个职场案例绝对不是个案:就我所知,许多女生在职场上,经常被分配到「订聚餐餐厅」、「办联谊活动」这类额外工作,不但吃力不讨好,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完全没有帮助。
试想,这些花掉的时间,任谁都可以用来工作、拿出更好的成绩,如果只因身为女性,就要理所当然地帮大家做这些杂事,公平吗?
而有时候,男性同事根本不会被问,这也就算了。但如果男女性同事都被问到时──这点很重要──就我观察,多数男性都会勇敢地直接拒绝;反观女性同事则常常会因「不好意思」,而「自愿」接受这些别人不想做的事,也因此分散了工作的精力。
其实,若在一个健全的工作环境中,勇敢地拒绝不公平待遇、勇敢地面对衝突,你反而会赢得更多的尊重;而反过来说,如果环境本身就不公,却连你自己都不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还有谁会为你发声?
英文裡面有一句话叫"earn the respect",意思是,你需要「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它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许亚洲女生给人的刻板印象,往往是「柔弱、乖巧」的,但我们并不需要去迎合任何人的刻板印象──相反的,你如果翻转了这个刻板印象,他们只会更加尊敬你。
如果实力足够坚强,我们只需要多点练习,更加从容自信地展现自己,便可以在职场上所向披靡。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