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记时,把别人的发言或观察到的事情等「外来的资讯」加上「○」的符号条列出来。自己的感想和心声则是加上「☆」的符号写下来。回顾时就可以非常清楚

基本上写笔记的方法没有固定形式。有时想到什么就直接诉诸文字,有时则是会用条列式地写下那一天的个人行动等。
不过若是参加会议、听课听演讲、参加研修和参观机构等类似「採访」的情况时,就会採取固定的形式记录。
我将这种方式取名为「葱肉串备忘法」。
做法如下:
1. 自己以外的人发言或是观察到的事情等「外来的资讯」加上「○」的符号条列出来。
2. 相对的感想和个人的心声则是加上「☆」的符号写下来。
3. 重复1. 2.。
鸡肉串烧烤店有卖「葱肉串」,就是将鸡肉和大葱交错串在一起。因为和「○」「☆」交互出现的情形一样,所以我称之为「葱肉串备忘法」。
每一个条列式的纪录都是用简单的短句写成。
例如像这样:
读书会时所写的「葱肉串备忘」 将老师的发言和个人心声以条列式交互写下。不仅能生动记录感想与疑点、违和点等,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听讲「市场行销的基本」
○听讲者约50名?多半是上班族。
☆看来「好商品却卖不出去」的困扰,每个业界都会有。
○主题是「如何抓住消费者的Inside」。
☆Inside是什么?得去查英语词典。
○某卖店发觉原来奶昔卖得好,理由竟是「开车时觉得嘴巴很无聊」。
☆真是意外!原来也有这种常人想不到的需求呀。
○因为日文很容易做到心灵相通(懂得察言观色),所以 很难理解inside的概念。
☆日本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吗?
○消费者调查无法得知潜在的主题。Inside得经由观察才能思考。
☆希望能养成先假设再求证的思考习惯。
这是我实际去听某行销专家的讲课时所写的「葱肉串备忘」。
「○」是周遭所看到的事实、讲师的发言,也就是「客观」。
相对地「☆」是我脑海中浮现的声音,也就是「主观」。
归纳授课内容时可以「○」为主,写下感想和疑问,提出个人的意见时则只须就「☆」进行整理。
担任报社记者时,我会以这种「葱肉串备忘法」採访座谈会等,「○」写报导、「☆」是对出席者的提问、专栏的话题、採访主题。
参加读书会时,每个人都会写上本范例所说的「客观」,也就是「○」的部分。然而大多数的人却不记录相当于「☆」的主观。这是非常可惜的。
「主观」和「客观」必须成对,相互发挥「背景」的功能,才能让每一项资讯显得更为立体。
具有诸多好处的「葱肉串备忘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记录「自己的声音」。
进行採访时,要紧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观」。别人的发言、会场状况等,事后都可以从别人口中得知,只有「自己的声音」是无法向别人请教的。
知性生产的核心不过只是自己能有所感、能产生问题意识。单方面听别人说,充其量只能算是知识。写下「自己的声音」,也等于做了一番自我採访。
换句话说,意味着「自己的想法很有趣」「自己的创意发想很有价值」。
这就是知性生产所需要的态度。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