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很节俭,但存款却增加得很慢?觉得存钱很辛苦,成果却又很无感?

节俭是好事,但省钱的同时也要小心三个最常见的「省钱迷思」!
迷思1. 刻意省钱
「我很努力存钱,为什么存款都没增加?」
「多努力?」
「我逛街时有刻意不买衣服,吃东西时不会点太多了呀…」
许多朋友,常常会”宣称”自己在省钱,类似这样的话你可能常常会听到。
为什么「刻意省钱」通常会失败?
当你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刻意去做时,也代表其他大多时间,你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例如:考前说自己要念书的学生,平常大多时候一定都没念书。
没事就把减肥挂在嘴边的人,一定减肥常常失败,或是偶而的大餐就让所有努力结果泡汤!
真正的节俭就跟呼吸一样,你不会某天早上起床才大声宣布:我要呼吸!
最省力的省钱方法,就是「养成习惯」。
常见的方法就是记帐,虽然很麻烦,每天要记录数字,这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许多人以为自己有节俭的习惯,但是辛苦忍难的背后,却失败在少数一两次巨额的花费和犒赏自己上。
其实最好的省钱方式,就和呼吸一样,你不会某天早上起床才大声宣布:我要呼吸!你也不会让呼吸有时急促、有时停止。当省钱和呼吸一样自然,你的存折与财务也会越来越健康。
迷思2. 期待过高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他想开始学投资,先靠省钱省下第一桶金。
「那你想多快存下这笔钱呢?」我问。
「大概 3年内存到 100万吧。」
这数字,听了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你有办法比上个月省下一万元吗?」
我问过上百位朋友这个问题,真的能省下一万元的人,两只手就数得完。
实际上这很正常,尤其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可存的金额本来就不高,甚至有些人不到一万,省钱的效果本来就很有限。
真相是:就算每个月省下一万元,十年也才省下120万
花费十年省下120万,在上海可能连一间厕所都买不起,更何况大多数的人每月省不到一万元,如果只看每年省下的金额,也许会觉得很「无感」。
但并不是省节俭没用,而是你的期待太高。
换个角度想,120万可以帮你提昇不少生活品质。例如每天一杯咖啡,120万可以喝将近30年,或是安排一趟深度的长期旅行,或是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可以投资在股市,每年报酬率5%~10%,每年带来6~12万的现金流,帮自己加薪1~2个月的年终!
把自己对省钱的期待,降到合理的数字,例如每个月平均比现在多省3000元, 事实上已经是很好的成绩。
并不是省的钱少就选择不节俭,而是兼顾节俭与生活品质,选择合理的消费。
迷思3. 忽略机会成本
别为了省两百元,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有一位朋友,他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有时间观念的,他曾经分享他的经验。
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约碰面,原本时间有点赶,想搭计程车过去,但因为地图上看似不远,闪过一个想要省车钱的念头,就改成走路过去。
没想到为了省不到200元的车资,那次的碰面他迟到20分钟。虽然对方并没有因为这次的事情生气,但他回想起来非常自责:
「这次的事情让我发现,原来我的信用,价值竟然不到200块钱。」
从此之后他对时间和金钱的观念大大改变,绝不为了省一点小钱而造成别人的困扰。
你努力省钱的背后的代价,是多少「机会成本」?
企业为了省钱,购买没效率的机器。
老板为了省钱,聘用了便宜但不适任的员工。
上班族为了省钱,吃便宜的便当和泡面却伤了身体。
小资族省下进修的钱,却失去了未来成长的机会。
看似省下的钱,背后往往有许多隐形的机会成本。
到底该省钱和不该省钱中间,要怎么分辨差别呢?
花钱的技巧:「 30年后的你,还会想要花这笔钱吗?」
花钱并不是坏事,除了改善生活品质,有时候也会是划算的投资。
买一款最新型的但很昂贵手机,很好用、很有面子,但30年后你不见得感受得到同样的价值。
每天喝一杯饮料,让心情很舒坦,30年后你只会觉得当年摄取太多糖分。
读一本好书,看似很贵,但书中的某一句话也许影响你一辈子。
快速结论:别陷入省钱的迷思!
1. 省钱是和呼吸一样的习惯,你不会今天早上起床才宣布要呼吸。
2. 不要期待太高,对省钱成果要有合理的预期,才可能持之以恒。
3. 不要省钱省过头,小心每次省钱背后可能的代价。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