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招聘专题

如何写好自传?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9-01-22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我很讶异在很多年轻人不会写自传,我们公司在筛选求职简历时,真的看到不少整个不知所云,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自传。


20160826121421_06058.jpg

简历的部份不打算多讲,反正就尽量以条列的方式将自己的学经历清楚列出,不致于差到哪去。但「自传」的部份比较Free Style,是个容易突显优点,也同样容易暴露缺点的地方,今天就借由几个实例来表达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文中大致引用了三人的自传当做示范,我知道这三位都常看我和Joe的文章,所以我这里先说声「歹势」,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因为有你们的牺牲,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就当是我帮你们修改简历的谢礼吧!


我很讶异在很多年轻人不会写自传,我们公司在筛选求职简历时,真的看到不少整个不知所云,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自传。有时候还真想叫这人来面试,不是因为他条件突出,而是实在想看看本人是什么样子。但后来想想,实在也不该怪这些年轻朋友,我自己也是有幸接受过一些训练,才大致了解求职文件的重点。除了当初申请国外学校时,自己花了些功夫研究,后来在美国念书,学校还强迫每位研究生都要参加「简历撰写」的workshop,由具备写作专长的老师带着我们完成自己的求职简历,甚至还有一对一的面谈跟润饰。这些训练对我帮助非常的大,我建议国内大专院校也该提供类似的协助。


首先,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彻底搞清楚,「自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写这玩意儿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答案如下:

自传就是「个人的广告」,目的是获得「面试的机会」!

自传就是「个人的广告」,目的是获得「面试的机会」!

自传就是「个人的广告」,目的是获得「面试的机会」!


因为太重要所以说三次。


所谓「广告」,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显出产品的优点,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样的,好的自传,就是要用最短的篇幅,突显出求职者的优势,让公司想邀你/你进一步面谈。容我夸张一点地说,自传不是「交换日记」,更不是「回忆录」,而是有明确目的的「求职宣传」,因此每句话都要达到「突显自己优势,赢得面试机会」的目的。有为数不少的自传,尤其是新人的作品,开头都不免俗地来上这么一段:


我叫OOO,我生长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境小康。我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姊姊…


这段话很亲切❤温馨,很适合用在交友网站,但对「突显优势、赢得面试」则毫无贡献。我敢说多数主管看到这段会下意识地跳过,数十字的珍贵篇幅成了「浪费的广告秒数」。你想像一下嘛,人资主管每天要面对堆积如山的简历,每份顶多花个5分钟甚至更少,能全神贯注的时间说不定只剩1-2分钟,相当于阅读数十行文字,这些「温情的背景交代」等于消耗掉他们对你的注意力。除非你的家庭状况对你应聘的职位有加分效果,就如以下我在网上找到这个很妙的的例子:


我叫OOO,我生长在布鲁克林一个工人家庭,我有两位父亲,但其中一位事实上也是我的母亲。我有一位姊姊,但她16岁前是我哥哥。我自己不曾有过性别认同问题,我深爱我的家人,是他们带给我在服装设计上无穷尽的灵感,尤其助我突破性别的藩篱…


别忘记,审核者并不认识你,求职者在他们眼前,只是几张A4纸,外加3分钟的阅读时间,「广告很贵」,因此自传里每句话都要帮你加分才行。以下是另个可爱小朋友的例子:


(前略)我的兴趣是打篮球,虽然我打得普普通通,也没有入选校队的实力,但我仍然乐在其中…


你正在笑吗?这段话的问题在哪里呢?这样说吧,如果这是本「回忆录」中的句子,或许确能让读者更了解主人翁的生活点滴,但问题就出在这是求职用的「自传」哪!这段话不但无法替专业加分,说不定还会倒扣。写自传是要向面试官推荐自己,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这是求职者的「角色」和「立场」,像这样特别说自己某方面「马马虎虎」,我要是面试官,还真不知道要如何回应(难道要我安慰你?)。假设我们在餐厅问服务生有什么招牌菜推荐?结果对方回答:「试试我们的红烧狮子头吧!没有客人说它好吃,但我们大厨很爱煮,并且乐在其中…」请问你作何感想,到底点还是不点?


如果求职者真要提个人兴趣,我把刚刚那句改成以下形式:


我最爱的运动是篮球,因为团队合作让我充满热情,而运动让我维持工作所需的能量…


这样是不是让兴趣和工作产生连结,一个阳光、热血的青年才俊浮现了,而不是刚刚那个坐冷板凳的鲁蛇!


自传里面绝不可欺骗,因为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饰,百密总有一疏。我就曾听过某人夸大自己的电脑能力,虽然顺利录取,结果没多久就在重要会议上出包然后「自愿离职」。但求职其实就像第一次相亲,我们总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努力展现出来,至于不那么好的地方,不主动谈起,甚至稍加掩饰应属合理(除非你希望相亲失败)。主管不是傻B,他们真想用一个人的时候,自然会透过面谈进一步了解,并不会因为你的自传里都写优点,就把你当做完美或是自大的人,别忘了,自传的目的,原本就是要突显优点,赢得面试机会。以下是另个实例:


我曾经参加过OO全国竞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后来评审私下告诉我,我的分数在评审这部份是全部参赛者中最高的(总分是以评审和观众两部分的评分来计算)……


解释了一大串,很诚实没错,但我怀疑审核者只会对「没得奖」这三个字印象最深。所以我帮这位「媲美诚实华盛顿」的小朋友改了一下:


我曾经参加OO全国竞赛,有幸获得评审最高分的肯定…


这样是不是好一些了呢?不但精简了篇幅,也在不扭曲事实的情况下,突显自己的成就。同时再来看另个例子:


我在OO场合获得OO公司的注意,后来被邀请进入该公司担任行销总监的职位。这头衔主要是方便洽商,并不实际带人,但我从这职位上学到很多技巧。


以上这句话看似褒扬,但我心中留下的强烈印象却是「空头主管」,很伤脑筋,我建议当事人改成下面的句子:


我的行销能力获得OO公司的青睐,随即被延揽至该公司担任「行销总监」一职。


修改之后,这短句强调「挖角」、「空降」的正面印象,应该比上句「虚位主管」的印象好多了。如果面试官真的很在意你带人的经验,他问的时候再诚实地告诉他就好了。故意在自传中「自行爆料」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了。


最后要来强调一下「突显自我」的重要。同个职位往往有很多人竞争,如何在审核者面前「加深印象」变得非常重要。再度拿「广告」来比喻,多年前我腰部受伤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说我是「椎间盘突出」,我听到后不知怎地,脑中突然传出「控巴控控-控久里-控控控,建O中医诊所关心您…」久久回荡不去。如果自传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就赢定了!


我帮一个财务领域的朋友看简历自传。他的资历很完整,从基层做起,而且都是在不错的公司,但这次目的是去面试一家外商,竞争者想必也是实力坚强。相对而言,他的自传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不过是众多财务人员中的一个。我看了资料后,发现他都在不同银行间历练,但每间银行都提到软件系统的使用,甚至有两年还担任过财务软体公司的SA(系统分析师),和一般银行财务人员相比,他的「软件开发经验」显然是个「亮点」,这绝对是比多数财务人要突出的地方。所以我请他在自传中加入类似的句子:


多年来我对OO财务系统持续涉猎,累积不少心得,因此对相关系统的开发、客制化、与维护有一定的把握…


这样一来,在HR面前,他就不只是个财务人员,而是「懂得软件开发」的财务,「控巴控控」的广告效果就慢慢浮现了。


附带一提,虽然在自传中要多展现自己的长处,但修辞上一定要注意,我们要散发「客观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傲」。这点我从两位大师身上学到一种「不卑不亢」的表达方式。


记得有次王伟忠上电视专访,主持人称赞他是企划制作的第一把交椅,他急忙说:「没有没有,很多东西我也还在摸索,但对于情境喜剧我确实有些把握,有些心得。」话说的真是漂亮。


另外一位是李宗盛,同样也是电视专访,回应主持人的恭维,他说:「要我随时能写出条经典歌曲这我没办法,要靠各方面条件配合;但要我写条会卖钱的歌,这我是可以的!」不愧是大师。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请你把文章转给需要的人。这些观念也都是别人传授给我的,我希望有更多人能收到,让他们能获得更好的机会!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