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暂别医师的工作,到外商公司上班的第一个礼拜,就遇到产品经理来我的办公室「请教」问题。我们讲不到三句话便一言不合,产品经理当场拍桌子。

我第一次暂别医师的工作,到外商公司上班的第一个礼拜,就遇到产品经理来我的办公室「请教」问题。我们讲不到三句话便一言不合,产品经理当场拍桌子,指着我的鼻子大骂:「你来公司才不到一个礼拜,怎么就这么机车?」
我在跨国药厂工作的部门,是经常需要处理冲突的学术审查。医药品的行销审查,必须要严谨地近乎苛求,所以照规矩审查,挡到产品经理、业务代表同事们的业绩奖金,几乎是家常便饭。
有天一位同事问我:「你是精神科医师,搞定这些人际冲突,应该特别有一套吧?」我心里正暗自叫苦,「挡人业绩奖金,如杀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更何况在公司里难搞的主管和同事,可不像医院里的病患,会让你有轻声细语长谈的机会。
不过,这句我是精神科医师的提醒,倒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公司里只要遇到任何的「鸟人鸟事」,我就随手把各种咄咄逼人的信件、简讯截图存档;然后重拾精神科医师的看家本领,把这些烂人烂事分门别类,深度解析。几个月下来,这些职场上的牛鬼蛇神,全成了各种人格分析的经典案例:有类似杀人魔反社会人格的惯老板,也有超会推拖闪躲飘畏避型人格的猪队友同事。
如果你觉得书里的哪个角色和职场中的某人似曾相识,请不必怀疑,我写的就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讨厌傢伙。如果你觉得这个角色好像是我们的共同朋友,也请不要想太多,这些故事裡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结合了好几个人的特徵虚构而成的。刻划人物,不是为了揭发某人某事的恶形恶状;而是想要塑造你我在职场上都常常遇到的经典问题人格。所以本书的第一部,就是介绍冷暴力的基因根源──人格缺陷,希望帮你了解他,处理他,搞定他!
而当我从企业界回到原本熟悉的医院,担任主治医师之后,我发现这些让人有苦难言的职场冷暴力,竟然也是随处可见。毕竟保守传统的公家机关,和高度竞争、人才流动快速的产业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组织文化。特别是外商公司的经理人,如果在一个职位上两、三年没有升迁,几乎也都会被高薪挖角而跳槽;但是在公家机关里,在一份升迁缓慢的工作做到退休,则是常态。在公家机关凡事讲究以和为贵,追求长治久安的氛围,虽然少了业界激烈竞争的冲突,但每一分权力运作的冷暴力,却暗藏在更多伤人的体制与职场潜规则之中。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花了很多时间,钻研那些散见在商业财金周刊的文章,就是想要赶快弄清楚那些永远也学不完的职场潜规则。而身为医师,我了解这种做法就像平常很喜欢搜集健康专栏或是养生偏方的民众一样,这些一点一滴的知识,确实对养生保健有些帮助。但如果要像医师能鉴别诊断和对症下药,则必须有系统地了解整个医学的理论架构才行。
前年,我再次转换跑道,离开繁忙的医学中心,在学术机构成立自己的实验室。身为带人主管,我也开始需要用各种手段「督促」属下们的进度。每当开口「督促」下属时,我就浑身不自在而且满怀罪恶感;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换了位置,必定也换了脑袋。在同事的眼中,我变成了以前自己最讨厌的惯老板;一定也天天成了被骂「惯老板」的箭靶了!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