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察言观色是必要的作为,但对于他人行为过度解读就会造成自己的焦虑不安持续上升,而当相信自己的揣测时,负面的循环更会持续下去。
有一句谚语的意思是这样的:「心灵创造一个好的僕人,但同时也能成为可怕的主人。」如果对于自己周遭的事情感到不舒服, 其中,思维习惯可能正在掌握自己的想法。心理学家称这些「毒性思考」为认知扭曲,这只是一种技术性的说法,意义就是「我们告诉自己的谎言」。这件事情十分棘手,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很淮确,更重要的是自己会认为十分正确。精神科学家Ellen Hendriksen提出三种常见的认知扭曲,以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好让人们不再掉入自己的思考陷阱中。
1.太常依赖情绪推理
习惯情绪推理时,不但会将一切的想像化为现实,从思考起点至终点的路径也会非常跳跃。如:在工作企划失败时感到愧疚,因为一定是自己的错;如果自己感到焦虑,一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接著发生。更多时候,这样的跳跃性思考会招致关系的不稳定,在同事合作时,一旦掉入怀疑自己或对方的想法中,就会很容易依靠负面情绪行事,此时同事也难以处理,因情绪本来就是十分主观的原因。
解决方法:
将自己的思考脉络化,条列出招致这些想法的证据,撇除第六感、直觉等主观想法,再分析那些情绪推理是否正确。在情绪低落的当下或许难以实行,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后再思考。
2.过度观察他人
工作时察言观色是必要的作为,但对于他人行为过度解读就会造成自己的焦虑不安持续上升,而当相信自己的揣测时,负面的循环更会持续下去。例如:今天上司开会时表情凝重,且没有和自己有任何对谈,那一定是自己犯了错惹上司生气。时常太过在乎他人表现,导致自己心神不宁,不但降低工作效率,也会让共事的同事备感压力。
解决方法:
保持一定的自信,在自信建立后才能以自己为出发点思考,较不会被别人的行为牵著走,不会过度让自己处在紧张的状态,对于别人行为的负面想像也会慢慢减少。
3.将问题个人化
时常将一切的过错归咎在自己身上,认为都是个人因素所致,如同事心情不佳自己却帮不上忙,便认为自己无法鼓励他人;工作处理不顺畅时,便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将事情个人化是最糟糕的思考模式,一旦没有了自信,任何挫折都能造成负面漩涡,让自己走进一条死路。
解决方法:
从根本来说,将问题个人化便是安全感不足的象徵,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策或作为,然而消除个人化的负面想法有一定的难度,转而面对这些想法才是上策。慢慢调整自己面对不安全感的方式,找个方式鼓励自己,不断重複,才能慢慢弥足安全感的空洞。
当下一次负面情绪又席卷而来,请先检查这些毒性思考是否入侵自己的心中,自己是不是落入情绪推理、过度反抑或问题个人化圈套中?告诉自己,慢下来思考,并且尝试对应的解决方法,慢慢将自己解毒就行了!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