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心理

上班族的偏激告白:最好别生小孩,你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未来多残酷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8-07-07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到了快要三十岁,在朋友间聊天的时候都会聊到生小孩的话题。每当我被问到是否要小孩的时候,我的回答总是:「如果我这辈子没办法摆脱工薪阶级的话,那就不要。我宁可把悲剧终结在我这一代。」



听到这个答桉,朋友们的反应常常是:「你这个人太偏激了,金钱不等于快乐,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有快乐的人生。」


我倒是认为,说出这种话的人,可能没有好好想过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活在怎么样的未来裡。如同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活在不同的世界,我们的儿女将会活在与我们更不同的世界:一个衣食无忧,但更加绝望的未来。


整体老龄化会颠覆时间公平,你能够活多久取决于你有多有钱


死亡是唯一对富人和穷人同样公平的.......至少在古代是这样的,无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活到四十岁左右都难免一死。随着医疗和卫生环境进步,这个数字拉到了一百馀岁,虽然有钱人能够负担起比较好的医疗,但无论是谁,一辈子的时间顶多就是这样。


但如今医疗科技的进展飞快,已经到了让富人能够「拿钱买命」的境界,实现真正的阶级不平等。衰老、癌症、死亡正被科学界视为可以治癒的疾病:器官移植、抗衰老药物、人工脏器、自体细胞培养,让人类几乎可以挑战死神。


让我们想像一个画面:一个 300 岁的企业家,刚买了几千万的特效疗程,摆平了刚发现的癌症,又花了几亿元施打抗衰老药物,继续保持 30 岁青年人的身体,而他的意识还可以被数字化备份,那怕肉体消亡后还能够继续存在;而一个 70 岁的平民因为负担不起这些,只能老去等死。


时间对我们来说将不再公平。


这世界会越来越像一个充值式的网路游戏,你加越多钱就可以活得越久。当大人物拿钱买命再活五百年的时候,本来应该随着他们死亡而流散、重新分配的权力和财富,又会继续累积。


首位华人雨果奖得主,《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小说《赡养上帝》透过描绘一个老龄化的外星文明来影射人类的未来:该文明的个体可以活到四千岁,而他们的思想在两千岁左右就已完全僵化,创造性消失殆尽。这样的个体却掌握了社会的绝大部分权力,而新的生命很难出生和成长,文明就彻底衰老了。


听起来很科幻吗?其实这样的未来并没有很远。看看日本从二战后的新创大国到今天的经济停滞、死气沉沉,关键原因就是老人数量庞大而且有权有钱,年轻人少、穷,而且不重要。


大企业中,年轻人等到 50 岁都还等不到上面的位子空出来,只能苦苦的熬资格;


出来创业呢?在资源、金流与人才高度集中于大型财团的社会,除非有非凡的创意或际遇,才有可能翻转命运;


要靠民主改革对年轻人好?当老年人佔人数多数的时候就不可能。


这还只是人们只能活到 100 岁的情况,想想人类可以活到 300 岁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人工智能不会屠杀人类,但它可以把贫富差距扩大到极端的程度


作为一个科技大老,比尔盖兹的这番言论是很石破天惊的,尤其是他创办的微软就是让人类往自动化道路迈进的「元凶」之一。但比尔盖兹不是犯傻,这番言论是他对未来世界的忧心。


科技会取代人类这件事情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乐观者认为科技取代人类是件好事,可以把人类的劳动力解放到更有生产力的事情上。譬如说农业机械解放了大量农民进入工厂,生产出更便宜的大量食物;而工业自动化取代了产线工人,让人类能够专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科技会取代一部分的工作,但释放出来的劳工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人工智能的普及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乐观者在面对最新一波的技术革新时,常会这样想。


的确,如果 Uber 全面採用自动驾驶而淘汰人类司机司机们理论上可以去做更多和人接触或是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譬如去照顾老人,或是去当画家。


然而,这次科技演进的不同在于:人工智能可能会进步到能把人类能做的大部分工作都侵蚀殆尽。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能够诊断疾病、查看论文、撰写新闻、绘画、识别文字、了解人类情感、说话、唱歌、演奏乐器、翻译、读懂法条、编撰财务报。只要后面有逻辑,无论这个逻辑是很明确的(演算数学公式)或是模煳的(编一首流行歌)人工智能都能办到,人工智能甚至还能不断完善自我主动学习。


工业革命让机器取代了人类的体力,而人工智能革命将取代人类的认知能力。


当人类连做脑力活的价值都没有的时候,社会上就会诞生一大群「无用的阶级」。


儘管当前对于人工智能的威胁还有些夸大,但过去几年的科技突飞勐进,距离科技全面取代劳力的时间点(科技奇点)的确已经近了。造成的结果是:当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能够让资本家用更低成本创造更多财富的时候,劳动力的投入就随之消失。


一个「不再需要你」的未来


想像一下资本家只需要「靠自己」就能变得更有钱的世界:劳动和资本的剥离意味着劳动的终结,劳动的终结也意味着工资的终结,绝大多数工薪阶级,便失去了获取财富的唯一途径,和翻身的可能。


只要资本家一天还需要倚赖劳工生产,劳工就还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在完全自动化的世界中,劳工将完全失去了和资方博奕的权力。


说得更残酷一点,如今被生活压迫到走投无路的人,还能够靠出卖自己最原始的身体本钱来勉强过活。然而在未来,当了解人类情感并做出最优化反应的性爱机器人,能够比人类还要更好更便宜的时候,这些人要怎么办?


本来富人就已经活在靠度假小岛和私人飞机隔绝外界的小圈圈了,劳动和财富的脱钩,更让富人得以打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对于我们这些工薪阶级的人来说,最惨的将不是被剥削,而是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


照这样发展下去,最好的情况就是统治菁英为了「维稳」,给我们直接发钱,把没有利用价值的我们以「消费者」的身分豢养起来......事实上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在实验无差别基本收入了。


届时,个人的才智和努力全不重要,因为你的劳动不产生任何价值。统治菁英会让我们吃好喝好,浑浑噩噩的过完毫无价值的一生。而掌握财富和科技的少数人,将朝着超越人类的物种前进。


结论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结论的。我认为越有钱活越长以及人工智能全面取代劳动力是极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哪怕我们课徵机器人税,也不能够改变机器会变得比人类更有生产力的趋势。


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不是可以几乎永远活下去,并且掌握绝对优势的那一小撮菁英,还愿不愿意活在这样的未来裡?


如果答桉是否,那我们如何忍心去这样对自己的小孩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