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趋势

台湾教育教出「标准化工具人」,未来只能成为企业的奴才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8-07-20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台湾教育擅长培养出的「标准化工具人」,在未来将会毫无价值。而未来产业所需的创造力,却是政府主导的教育培养不出来的。



我们来讨论要怎么改变这个扭曲的教育体制,不但让台湾人从威权压迫中解放出来,同时推翻过时的製造业思维,让台湾经济浴火重生。


我的主张可能有些惊世骇俗,但请你允许我细细的解释。要救台湾的下一代,我们必须:


1. 废除义务教育


2. 废除公立学校


3. 废除政府规定教材


4. 废除政府主导的联考


5. 废除政府分配教育研究预算


简言之,我们应该要把政府权威从教育中剥离出来,把政府权力关进牢笼裡,把教育还给自由市场。人们愿意为了什么教育付钱,市场就会提供什么教育


到时候,可能国小、国中、高中、大学这样的形式都不复存在;而是由许多贩售知识和价值观的教育机构组成。学生不需要到升大学选科系时才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而是从小到大认为自己要学什么东西,依自己的需求向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们的下一代将学会从小就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独立个体。而不是像我们这代人到了成年后徬徨失措,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盲从体制,没有机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知道这可能让许多读者无法接受,但请让我们先回归教育的本质,目前现行的教育体制,到底被期待扮演什么角色,无非是下列三件:


1. 教育人民人生意义和正确价值观


2. 作为底层阶级向上流动的管道


3. 培养商业市场需要的人才


先说第一点,学校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提供者


这个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以哲学发展人类的品格。而后科学启蒙时代,教育人类拥有独立思想。


但这点我们政府做得有多糟,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西方哲学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而台湾教育给学生的是儒家那套君君臣臣的封建思想,美其名为「社会传统价值」,基本上就是主子对奴隶洗脑的那一套。


我们的义务教育养成了一堆唯唯诺诺的小奴隶,而不是培养独立思想的成人。台湾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提供我们人生意义和正确价值观,而是统治阶级的压迫洗脑。各位读者请告诉我,如今你们回想起小时候学「蒋公看鲤鱼逆流而上,于是立志要当民族英雄世界伟人」,哪个不翻白眼的?


如果教育由市场主导,学生哪需要念这些没用的东西?


再说第二点,教育作为底层向上流动的管道


现行的教育制度被期许扮演从前的科举制度的角色,给穷人一个能够向上提昇的通道。这个说法早个几十年可能是对的。义务教育降低了文盲率,强迫不了解教育价值的家长让小孩上学,而联考制度让一群会读书的农村子弟,能够翻身成为中产阶级。


然而现在,几乎没有底层的家庭不了解教育对于提昇阶级的重要性,只有穷得负担不起教育的家庭、很少拒绝参与教育的家庭──但教育也几乎完全失去了提昇社会阶级的功能:那怕还存在着大学入学考试,台大收的弱势家庭学生只佔了 0.5%,台北市大安区和台东学生比例为 32:1。


我们不要再骗自己了。现行的体制早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了。


政府如果真的要拉平贫富落差,与其继续办这种义务教育,还不如把原来给学校的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弱势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教育机构学习,教育机构再拿教育券向政府换钱。教育券其实也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用以扶助贫困。


与其让教育部的官僚发钱给学校,贪污自肥,为什么我们不相信学生和自由市场的智慧呢?


你说这样经营得好的学校爆满,烂学校没人念怎么办?这不是好事吗?经营得好的学校可以扩张扩编,服务更多学生。烂学校就自然倒闭了。这不比现在一堆收不到学生的烂学校靠着教育部输血苟延残喘的活着强吗?


最重要的第三点:培养商业市场需要的人才


然而,我知道光谈道德情怀是没用的,我得用钱来说服你们。把政府从教育剥离开来,能够让学生赚更多的钱,让台湾经济变得更好。


培养市场人才的思维其实是来自于工业革命、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专业分工兴起,学校扮演着人才提供者的角色,将学生培养成生产工具──电机工程师、机械技师、医生、会计师、律师──等特异化的角色,提供给企业专业人才。


然而,无论哪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永远是落后于市场需求的。


打个比方,市场需求就像水龙头的水温,而教育系统就像冷热水开关。


当你觉得水太冷的时候,你扭开了热水,水又变得太烫,于是你又得开冷水,这样反反覆覆,永远都不会有刚刚好水温刚好的时候。因为你感觉到水温,拧开水龙头,水温改变,中间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


同样的,产业先产生人才需求,这个需求传递到政府的时候已经滞后了一段时间,政府再改变教纲、编撰教材又需要一段时间,然后等到老师们能够学习这些知识,反应在教学上,又过了一段时间。


这样的作法在过去可能还行得通,因为产业变化相对来说没这么快。所以市场需求虽然经过了政府的滞后,传达到教育体系还算来得及。然而,在市场变化变换莫测的今天,政府连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都摸不准,要靠政府去传达市场讯息就显得愚蠢可笑了。


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在这个科技爆炸,知识早已经大量储存于网路的年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花大量的脑力去背三角函数的数值?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背每个朝代的详细年代?为什么我们明明有计算机了还要用纸笔计算?


拿我自己举例,我上台大化工系的时候,教授教我们用纸笔计算一个蒸馏塔要怎么设计,我们花了一整天算出来的结果,其实十五年前就有软体可以在几分钟内算完了。这不是很愚蠢的事情吗?我们把大量心思去学习过时的知识,就好像明明有打火机了还硬要鑽木取火一样。


无论是哪个国家,教育总是滞后于市场的人才需求的。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去尽量减少这个滞后。而自由市场能够做的,就是把政府这个中间环节去掉,让产业需求能够直接反映在教育裡。


未来的全球人才,不会再是台湾教育制度造就的「奴才」


此外,以前台湾的製造业时代,我们要培养出来的是一个服从威权,乖乖做事的工具。产业需要的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照老闆旨意办事的奴才。


譬如说,你能够想像在鸿海的生产线上,一个工人被要求拧三颗螺丝,结果他有自己的想法改成拧一颗吗?这个会出大乱子的。


因此,在製造业年代,我们学校总是灌输学生要有标准答桉,要服从老师的想法。这也迎合了东亚儒家父权思想,和政府的统治需要。


然而,时代已经改变了。在未来,有明确的逻辑的工作,都将会被软件和算法给取代。其实这件事情早已正在发生了。譬如说,你在电影《关键少数》看到三个黑人女性,靠 NASA 用纸笔进行数学计算,这种工作早已被电脑取代了。紧接着,卡车司机将成为下一个消失的行业,去年被 Uber 收购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 Otto,完成了全球首次自动驾驶卡车送货任务,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自动行驶了 120 英里。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今年发佈了一个报告,在未来的几十年,人类现有的工作有一半以上将会被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取代,而这些工作就是台湾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那些逻辑明确不需要创造力的职位。


软体(软件)算法现在已经能够比人类的医生更精准地判断癌症肿瘤、现在很多简单的体育和财经新闻也是软件算法写的、软件算法已经能做到编写财务报表、处理法律条文、安排会议行程等高重複性低创意的脑力劳动。


而什么工作还有价值呢?是那些需要创造力、能够在逻辑模煳的灰度空间工作的岗位。软件算法能够写出一篇报导球赛的新闻,但写不出一本动人的小说,设计不出领先潮流的时装,想不出伟大的商业创新点子(譬如当初把手机跟照相机放在一起的天才主意)。


台湾教育擅长培养出的「标准化工具人」,在未来将会毫无价值。而未来产业所需的创造力,却是政府主导的教育培养不出来的。


政府只要继续控制着教育的预算、继续能够决定哪个教授能拿经费、继续决定哪个系所能收多少人、继续决定所有人必须读什么书,我们的创造力教育就只会永远被扼杀在摇篮裡。


人类世界终于迎来了一个当「人」比当「生产工具」还要更值钱的时代了。为此,我们必须把教育从政府还给自由市场。而只有这样子,台湾人才能够孕育出下一个能够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佔有一席之地的伟大公司,有创造力的台湾年轻人才能有更高附加价值的工作,摆脱低薪的死亡螺旋。


结语


在人类历史上,唯一永恆不变的事情就是什么都在改变。现代的教育系统也是近十几年才成形的,没什么神圣不可改动的地方。我们习以为常,只是以自己短暂的人生观察而已。欧洲中世纪的神学院还在教学生一根针能让几个天使跳舞呢!


我们今天看中世纪的教育很荒谬,一百年后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教育何尝不荒谬呢?教育体制总是跟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变化而改变。


而现在,又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