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退烧?上海「佛系」青年:我就是不想竞争,不行吗?
「佛系青年」──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裡,追求平和淡然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我个人认为佛系青年产生的原因,来自对社会一种无言的抗议,既然环境竞争如此激烈,何不就把竞争留给那些想竞争的人就好了?
最近上海春暖花开,只要时间允许,我每星期都至少会走出家门一次,放飞自己到外面撒野,尽情享受我的「伪单身日」。附近一家中韩合资的咖啡厅,是我最常流连忘返的地方。
说到合资,这种国际合资的商业模式,是国际投资常见的一种方式,指两国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按照该投资国和地区的有关法律,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以中国为例,知名的沃尔玛超市是中美合资、北京芳草地购物商场是中台合资。
既然是合资就容易滋生争端,也容易受到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像我家附近这家中韩合资的咖啡厅,就深受去年发生的「萨德事件」影响──那段期间,店家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还在店面口插上两面大大的五星旗消毒。
咖啡厅所在的街道,种满了梧桐树,还记得我刚搬来上海那时,老对著梧桐错喊成枫树,直到好心邻居指误,才知道马路旁那一排排雄伟的行道树,是俗称的「法国梧桐」。
比较让人错愕的是,法国梧桐既不是真正的梧桐树,也不产自于法国,只是法国人引种到上海法租界才有「法国梧桐」的俗称,它真正的名字其实是「二球悬铃木」。因为真正的名字太难记住,所以大部分的人还是习惯直接叫它梧桐树。根据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资讯,这种法国梧桐树不止在上海很常见,因为树叶茂密、适应性强、加上能吸收有害气体,深受中国各城市的欢迎。法国梧桐除了是河南郑州市的市树,也是南京市的「母亲树」,在世界上更享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
看似集一身优点的法国梧桐,对过敏一族却非常不友好,每到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季节,就是开始下「梧桐细雨」之时──千万别被我的文字所误导,漫天飞舞的金黄色梧桐花粉看似浪漫,却可能让过敏体质的人群大喊吃不消。一旦花粉飞入体内,又是打喷嚏又是流鼻水,还可能诱发哮喘胸闷、眼睛发炎红肿和皮肤搔痒,身为资深过敏人,不想长期服用抗组胺类的过敏药物,就只好口罩不离身,外出步行尽可能避开中午 12 点到下午 2 点,这个时段是一天当中花粉浓度最高的时候。
上海咖啡厅,遇见读《海子诗选》的男孩
常常,送完孩子上学后,我就淮时到咖啡厅报到。上午,空荡荡的咖啡厅裡透进的阳光明媚灿烂,透过梧桐树洒进用泥砖砌成的牆面,呈现令人心旷神怡的金黄色。此时咖啡厅的客人最少,我特别热爱早晨这段静谧的时光,总是以好整以暇的心情,悠然享用我的早餐:原味贝果,外加一杯美式咖啡。
某次,一个不速之客破坏我的「上海式小日子」:他穿著老旧的白色制服,和一条磨损严重的灰色长裤,这套衣服或许曾经很合身,但现在却「捉襟见肘」,显得有点寒碜。在环绕四周后,他选择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从书包裡掏出一本书,大大咧咧摆在桌上,不顾众人的眼光,小跑步到楼下点餐去了。
为了确认时间,我按了一下手机的 HOME 键,嗯!早上 8 点半,心中突然有个疑问:「孩子不用上学吗?」这么想的同时,又想起微信上不时有父母寻找逃学孩子的讯息。基于同是父母,外加曾是教育人的危机意识,我下定决心要好好观察这个孩子。我努力瞪大眼,想看清楚摆在桌上那本书的书名,《海子诗选》。
海子是中国当代青年诗人,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的农村。海子在 15 岁的时候跳级考进北京大学法律系,18 岁开始诗歌创作,1989 年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 25 岁。
这个季节,很适合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阅读《海子诗选》的男孩,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再仔细看了看他的书包,吓然发现上面印著上海某所国际学校的名字。那所学校同时招收中国学生与外籍学生,主要面对预备接受国际教育、希望未来出国留学的学生,照理来说能唸得起这所学校的孩子,一般家庭经济水淮不至于太差(目前上海一般国际学校高中学费,每年 10─30 万人民币不等),与孩子那身衣服,也太不匹配了吧!
成绩排名与「减负运动」之下,中国父母的两难:又想他快乐,又想他成功
思绪飘忽的同时,男孩一边讲手机一边坐回他的位置,无意间听到他用青春期男孩特有的沙哑声音说:「不想竞争不行吗?怎么了我?年级排行对我的未来到底有什么意思?」
「年级排行」的概念,是我在中国戏剧《小别离》裡获知的,由知名影星黄磊所饰演的眼科医生方圆,一直对女儿朵儿採取尊重式教育,认为自己不同于一般的中国父母,是对开明新潮的爹妈。
可是自从女儿上了初三,家裡最常讨论的话题,正是年级排行。朵儿的「年级排行」一直在 100 名上下徘徊,是中国父母口裡的「中等生」,考重点高中无望,未来出国留学也岌岌可危,方圆夫妻陷入挣扎,是该响应「减负运动」,降低孩子学习压力,重拾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呢?还是选择从众,硬逼孩子一把?毕竟连学习的苦都吃不了,出社会又怎么跟大家竞争?
中国父母教养选择上的摇摆不定,备受内心煎熬的社会现象,在戏剧中表现得淋离尽至。长期以来,父母和老师习惯用「成绩排名」作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减负运动」裡,已明确规定中小学公佈按照考试成绩排名的行为,实属违法。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校仍然视「规定」如无物,变相公佈全班孩子的考试成绩,让家长自行算排名。加上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即使老师违法公佈,也没有人敢大胆举报,那么「拎不清」(当地人形容人做事没有条理,弄不清形势)的行为,在上海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
「佛系」不只反映青年的抗议,也营造出个人「难以抵抗」的集体意识
一个不想竞争的孩子,让我忍不住联想到 2018 年,几乎快被大家玩坏的网路流行词「佛系青年」──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裡,追求平和淡然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我个人认为佛系青年产生的原因,来自对社会一种无言的抗议,既然环境竞争如此激烈,何不就把竞争留给那些想竞争的人就好了?生活已经那么艰难,宁可选择放低标淮,少一点执著焦虑,多一点快乐和平静。
有人说佛系青年在中国当代社会,有其代表性的深沉意义,中国青年不再迷恋集体美学,个体纷纷觉醒,走向公民自主意识。然而,男性成长过程中,集体崇拜对性别角色的自我认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青春期男孩要能抵挡来自集体的诱惑并不容易,我倒觉得佛系青年已变成一种集体意识,孩子不得不向这种集体靠拢罢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孩子「美好人生」的决定?
打完上面文字,男孩已讲完电话,正大口大口地吃著手中的美式汉堡,在他身后的牆上,贴了数张以「美美、好好」(注)为主角的文明标语,其中一张吸引我的注意:小小的海报上以白底红字写著「讲文明树新风」几个字──刹那间有点不明白,既然鼓励「树新风」,那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不想竞争的选择呢?
「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在心裡默唸起海子的诗来,那是作为一个陌生人,我仅能给男孩的,最好的祝福。
注:「美美、好好」,上海闵行区同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吉祥物,在此地许多文明标语都可看见其身影。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