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心理

人资真心话:自传中不用介绍家庭背景,除非你爸是连战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8-07-10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我目前任职某大型跨国企业负责人员招募。我常会看到不少履历自传这样写:「我出生在某某市,家裡有爸妈还有谁,民主开明的教育下养成我理性的态度......」这样的开头其实不大好,因为......


六月既是毕业季,也是求职季,许多新鲜人蜂涌至就业市场,于是,写履历自传这件事情,又成为年度的热门议题了。自传跟履历可以说是职涯上最重要的敲门砖,人生大概也只有这样一次,是文笔会直接影响到前途的。今天就来谈谈,新鲜人要怎么写好自传履历:


重点一:放弃家庭背景的冗长叙述,没人在意你有几个兄弟姊妹


我目前任职某大型跨国企业,并且负责人员招募。在看自传的时候,常常会看到部分新鲜人从家庭开始描述:「我出生在某某市,家裡有爸爸跟妈妈还有谁,民主开明的教育下养成我理性的态度......」这样的开头其实不大好,很多人都把自传当成生平简介来写,制式的从家庭写到高中大学做过什么大小事。但,其实根本没人在意你家有谁,除非你爸是连战。


所以,我们首先要思考到,写自传的用意是什么?


答桉是:让公司可以透过自传,迅速的了解你这个人,进而判断你是否符合这个职缺所需的条件。


有了这样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出生在哪个城市、家裡有谁、教育民不民主,「通常」不会让你在任何职位加上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新二代找外派越南的工作)。


现在这种时代,与以前较之,家裡威权独裁、做错事要痛打一顿的机率已大幅降低,所以家裡怎样教育通常可以不用写了,除非你家的出身真的太特殊,比如因为家庭背景让你会某种冷门语言,还是祖传百年纺织业少东,或者出身穷苦家庭得了总统教育奖。


重点二:自传不必写「我的一生」,而要阐述「为什么我是最佳人选」


也有学生,把自传写得太「多采多姿」,小时候直笛得全国大奖都拿出来讲,国中当过班长也大书特书。要记住一件事情:写自传并不是在写「我的一生」的命题作文,就算只有二十几岁,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太多可以说,却未必全是公司想要了解的。


那什么是人资会想看到的?我们要就要设身处地,从人资的角度思考,人资要找什么?就是找最适合当前职缺的人。所以这篇自传就是个申论题,题目是「为什么我是这份工作的最佳人选」,所有的论述都要紧扣这个核心议题,举出事实,证明你就是最佳人选。


而关键字「最佳人选」,背后的涵义不是「最优秀」,而是「最适合」。


举个例子,今天一家中小企业找一个行政总机,来了一个留美哈佛硕士,上一份工作在香港年薪百万的金融业。这时候,就算这份履历是全部裡面最优秀的,人资也不会找来面试,因为「最优秀」不等于「最适合」这份职务。


重点三:针对应徵的职缺,及其所需特质,决定如何呈现自己


接下来这个最佳人选还必须要紧扣一个客体,就是职务本身。每个职务的最佳人选所需的性格都不一样。比如搞研发,或许就不在意是内向还外向;但如果是业务,可就自闭不得,因此要特别提到自己与人交际的这个层面。


假设你应徵的是「国际业务」,那就要先思考,这样的职务会需要怎样的特质,自己先条列出来。写之前,先拿出笔,假装自己是招募主管,来思考这个职缺会需要怎样的人,比如:


1. 有业务相关经验


2. 外向开朗,喜欢与人沟通


3. 能够团队合作


4. 语文能力强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思考,自己符合其中的哪些条件。应届生没有搞过业务怎办?业务不一定是出社会工作才有机会碰触,如果大学曾经办过活动,当过公关拉赞助,而且成果还满丰硕,那也可以是一个相关工作的事蹟。


而第二、第三点,就可以在自传中论述到过去与人交往中的情况,比如在课程报告常常担任组长,很喜欢到各种营队交朋友,这都是不错的论述点。最后的语文能力,就直接拿出检定成绩,如果没有就要透过事实举例来论述自己的语文能力到怎样的程度。


简单来说,整个自传就是要在「论证」你是这个职务最适合的人选这件事情,所以每一句话都要紧扣题旨,要具有参考价值。没有加分效果的,就是赘言。


比如应徵一个研发项目的工程师,这时候领域内的专业表现才是重点,提到自己喜欢拉二胡,还得过奖,对筛选的影响就比较小,因为和职务本身并无正相关。


重点四:三秒抓住人资目光,善用「次标题」与「关键字优化」


在求职旺季,一个招募专员一天要看上百封的履历、自传,看一篇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更短。也就是说,他必须在几分钟内,判断出这个人能否进入下一关──应试者必须把握这短暂的几分钟,尽量抓住对方目光。


当然,许多公司会直接从学校科系当成第一筛选条件,但如果你的自传够吸睛,即使校系不符,仍有机会让对方继续看下去。


自传就像一个行销文桉,目标客户为雇主企业,具体的目标就是让他觉得你就是公司所需人才。要办到这点,有两个祕诀。


其一为「标题组织化文章」:每个大段落前善用次标题,让招募可以快速找到他想要看的内容;能用一句话完整表达,就不要讲到两句话。


假设我们要写大学的社团经验,可以写成下面:


大学参与合唱团 担任团长领导团队


大学时期因为热爱歌唱,加入合唱团。曾担任公关长,举办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并曾组织拉到活动七成经费的赞助,使表演经费较往年更阔绰,更因此得到团员们的支持,担任团长。团长任内亦曾担纲校庆音乐会总召集人,和校方还有各音乐社团协调专桉流程。


这样的次标题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比起单纯标「社团经验」四个字好,且以一句话囊括所有内容,组织化文章、让人资迅速找到脉络,节省时间之馀,也会令其印象深刻。此外,应徵者也可藉此检视自己论述的分布。


第二个祕诀为「SEO(关键字优化)」。由于招募专员并不会逐字逐句阅读,而是一眼扫过去,搜寻关键字。比如这个职务的关键字是「团队」,那招募就会优先寻找该关键字,作为判断对方是否有「一语中的」的基准。


重点五:举证讲铁铮铮的事实,不谈虚无缥缈的情怀


回到刚刚说的,这份自传会是个「申论题」,题目是「为什么我是这个职缺最适合的人才」,要说服对方,重点就是能举例「证明」。


所以只说「我是个善于团队合作的人」,并不是证明,只是表述,而这样的表述太空泛,谁都会讲,要讲出事证来支持这样的论述,才算成立。而提出事证最好的形式,就是量化。


与其说「因为大学参与许多社团,让我学到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种虚无飘淼的话,不如说「大学期间参与了 2 个社团,其中在排球社任内担任活动长,带领 20 人团队,总召举办过全校 30 个系所 500 人参与的排球赛。」如此能使读者对情况有更具体的理解。


撰写自传,少用形容词,多讲事实,题眼在「为什么」,当描述自己是怎样的人时,要讲清楚「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结构应为「因为我做过什么,所以我是怎样的人,因此我适合这份工作」。


重点六:「专业化」自传,最忌乱枪打鸟


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你说要针对职务内容来论述自己,这样我投一百种工作,不要就要写一百份履历?


完全没错!投给一项职缺,就要一份相应的履历、自传。请记住没有通用的自传这种事情,通用版、泛泛而论的自传,不会起到加分作用。如果在文中很明确地说自己就是想做某种职位,那才是「搞清楚状况」的人。


企业最怕应试者搞不清楚状况、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入职不久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又跑了。如此,对企业与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损耗。所以在投履历前,要先初步分析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并针对该职务写自传论证、行销自己。


一般公司架构可以略分为「产销人发财」,如果今天一个新鲜人,同时投了财务、人资、行销,这几个领域跨度比较大的工作,反而会给人一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感觉。切忌不要用同一份自传打天下,乱枪打鸟的行为,人资也是看得出来的。


重点七:别等毕业前或退伍后,才开始了解就业市场


最后,写给毕业生以外的伙伴们,其实找工作这件事情,不应该是毕业前或者退伍后才开始。大一时就应该开始上人力银行看工作,去看自己欣赏的公司、有兴趣的领域开出什么样的职缺。而在职务描述中,这些职缺又需要怎样的条件,然后用大学期间让自己能满足条件。


比如喜爱的工作需要能说流利的英语,那就该在在学期间加强语言能力──这也是学校的存在价值之一,而非等开始找工作后,才因为能力限制,而屈就自己没那么喜欢的工作。


例如,如今在逛人力银行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开给应届毕业生的职缺,都会明确地说出若有海外交换经验、企业实习经验,或者相关社团经验,将更加分。


如果大一大二就意识到就业市场的供需情况,就能提早准备,在学期间参与各种活动或者经历,让自己成为最符合的人选。千万不要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的大学一片空白,除了一张毕业证书外,没有其他能证明自己的东西。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