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或多或少会犯下错误,必须接受上级的究责或质询,这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有没有比猛道歉更好的方法?或是,当这件事其实不是你的错,该怎么解释,才能让对方不觉得你是在推卸责任、找藉口?
知名专栏作家Kat Boogaard指出,有时一味的揽下所有责任并疯狂道歉,不会让你成为更值得信赖的人。懂得衡量情势并清楚表达,「解释」和「藉口」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本文将整理出Kat Boogaard 所提出的4大技巧,帮助读者也能够领略犯错时的话术。
1.评估解释是否必要
当你想要张口为自己辩驳、解释之前,先诚实且严格的面对自己。有些人在面对指责时,会反射性地为自己辩白,但若想要让自己的话有建设性和说服力,就必须先评估这样的解释是否必要。试著想像这个解释将为自己或团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若你发现,其实这些话只是为了让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而非对整体事件有帮助的话,那你仍然只是在逃避责任。因此,在无法说服自己之前,千万别衝动的出言解释想要说服他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理由,就勇于承担吧!
2.去除习惯性的包装用词
若在评估之后,认为真的有解释的必要,则必须整理好你要说的话。除了要态度诚恳,另一个重点就是要去除一些习惯性却容易带给他人负面感受的包装用词。例如:「我现在说的这些不是想要找藉口,其实⋯⋯」、「你知道的,其实这些事不是我的错,我⋯⋯」「我没有想要推卸责任的意思,只是这些不是我能掌控的,其实⋯⋯」诸如此类的开头,是许多人在解释时最常使用的开场白,但是这样的用词,在对方眼裡往往是,「他要开始找藉口了」的预告词。这些毫无意义、不著边际的话,其实也不是解释内容的重点,若能够直接了当地进入主题,也较能够避免对方建立「他要开始找藉口」的立场。
3.还是要道歉
在解释的过程中,除了釐清问题责任归属、清楚表达立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这件事你再怎么无辜,或是真的有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导致错误,都一定是有疏失、让事情未如预期进行。这样的道歉,是表明了自己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所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比起再三强调自己不是在找藉口,在小细节中表达的道歉和诚恳的态度更具说服力。
4.将重点放在弥补
愿意承认错误最好的表现方法就是明确表达出日后将如何弥补,或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是在向上司解释时的一大主要方向。因为对方不会只想要在解释中听到「这不是我的错」而已,不论错误在谁,既然已经发生,如何改进才会是重点。例如你因为公司的印表机坏了而迟交某份报告,「对不起我迟交报告了,因为公司的印表机坏了,我知道其实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应该没有晚太多吧?」这样的解释,若是换成:「对不起我的这份报告迟交了,很抱歉我没有抓好时间,在做完之后才发现公司印表机坏了⋯⋯我以后会更加注意并提早完成,」是不是较能展现负责的态度?职场中的犯错其实在所难免,但在面对错误时所表现的态度却是决定能否在其中学习,并展现承担责任的关键。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