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都希望员工成长,但必须用对方法。如果一味认为「我以前还不是这么苦过来的」「反正你要自己想办法」,也难怪员工留不住。

主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部属有所成长。但是成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不同的主管,当然会想用不一样的方式栽培部属。不过,在思考怎么教育他们时,却经常会发现,自己其实也不是受了什么特别的教育而成长,所以就会认为,培育部属就应该要顺其自然。
最常见的是,主管会让部属经历自己以前的成长过程。毕竟,究竟要有什么样的实务经验,才能最有效学习、独当一面,其实没有共通的方程式,所以主管想尽了各种方法后,还是安排部属去做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
采取这种方式当然有他的优点。那就是部属在做主管以前的工作时,会遇到什么困难、遭遇哪种挫折、要怎么克服,这些问题主管以前都面对过了,所以在必要的时刻或发生问题时,能够提出精确的建议。
但是,前面曾谈过,根据过去的美化曲线显示,主管会把自己的过去美化二到三成,所以在看部属做事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真是不行啊。我以前还做得比较好。」
此时,主管会觉得需要再推部属一把:「古人都说『不打不成器』啊。」于是,即便已经超过对方的负荷,主管还是一股脑的把工作丢给他。
「咦,这些全都要我一个人做完吗?」
「是啊。我以前也是这样被训练的。你总会找到办法的。」
☆ 注意,此时主管并没有教导部属,让他能成长的方法。「我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只是主管的口头禅。「哎呀,你总会找到办法的。」根本毫无根据可言。
部属开始执行交办的工作后,果然出现了问题,于是跑去向主管求救:「我一个人实在没有办法!」
此时,主管就会像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这句话似的:「你果然还是不行啊!」然后才开始指导,再让他继续做。
喜欢邀功的主管经常这么做,他会说:「你看,如果我不要求你的话,你就无法自我突破、有所进步吧!」
过去,主管会这样培育部属或许真的有可取之处。让部属循着自己的脚步、指派稍微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的工作,部属不但会因此知道自己的极限,还能在工作中强化学习态度。
虽然这个做法有点强硬,如果部属也觉得这有必要且理所当然,自然没问题,但是,面对新世代的员工,主管如果还在用这种训练德国摔角手的方式,把工作直接丢给部属,只会被当成不明事理又乱来的上司。
不要说和部属建立信任关系了,你只会被甩上大门、得到突如其来的告别宣言:「我做不到,是我的能力不够。我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吧。这段期间谢谢您的照顾,我就做到这个月底。」
我遇过不少主管,都为怎么栽培部属伤透脑筋,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扰。现在教给你一个方法,让部属能无压成长。
手握利器,再把部属派到战场
要怎么做,才能给部属适度的工作压力、帮助他们成长?
你要先让他们手里握有一项武器,例如:心灵的立足点、归属感等,再把他派上战场。
举例来说,假设今天主管指派一个新人,去向非常重要的客户说明商品的企画。在企画说明开始的前一刻,你走到新人身边,对他说:
「只要照着企画书上面写的唸就好。不用想太多,知道吗?」
「可是,只照稿念的话,这个商品的优点,好像不能完全传达给客户啊……?」
「不会有问题的。这个商品本身很吸引人,你介绍的好坏不会影响到销售。如果没被客户采用的话,也是商品设计的关系,不是你的责任。」
这么引导对方,他们就能判断工作的轻重。你给他的武器就是安心感。主管先把标准降到最低,要他只照稿念唸,部属因此产生安心感和自信心,当然能不犯错、专注在说明商品企画上。
这就是为部属制造一个接一个、小小的成功经验、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后、再进一步增加一点压力、指引出下一个成长阶段,这样引导不但不会像是硬将部属逼退、使他提出辞呈,也能建立双方的信任感。
别等部属说实话,主管要先这样做⋯⋯现在的部属需要「无压成长」
指派工作给部属时,其实需要仔细思考如何交办和工作内容,但经常看到主管直接把工作丢给部属。虽然说得好听一点是「在职训练」(onthe-job training:在工作中学习),不过等于就是边做边学。这种形式会给接下任务的人非常大的压力,很多新人都会为此感到挫折、放弃。
有耐心的教育新人,企业和工作团队才能同步获得成长。让部属手握一项武器,就能降低压力、有意识的创造成功经验。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