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议或是与客户沟通,甚至是执行重要专案时,当发现主管所做出的指令、判断失误,身为部属该怎么做?若未即时阻止,小则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大则可能造成公司财政的亏损。然而直接指出错误似乎又显得不太礼貌,还可能成为主管心中的黑名单。
面对这种两难的情况,the muse专栏作家Kat Boogaard认为应该先问自己4个问题,并根据答案做出最好的选择。
问题1:讲出事实,还是只是个人想法?
在发表反对的声音前,首先要检视自己所持的论点是否有所依据。若反对的原因仅是主管做事的方式和自己不同,或者仅损及个人利益?只依个人喜好作为评断事情的标淮,并不具说服力,更容易使主管反感。相反的,若能针对言论与事实出入处提出修正,完全就事论事,那么即便是主管也无法全然反驳。另一方面,若能精确地讲出错误之处,主管对于自己的信任度也为提升。
问题2:自己是否专精于这个领域?
提出质疑的声音时,最好也先想想自己的发言是否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事实上,说服力与职位高低无直接关联,反倒是自己对于该领域是否有足够的了解,过去有无相关的背景,因为人们倾向于倾听在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权威的人的建议与批评。就好比说今天公司厕所排水系统发生问题,一位行销主管和有水电背景的职员同时发表意见,即便是行销主管的地位较高,然而大多数人会较相信水电背景同事的说法,因为他在这领域更为专业。
因此,若是自己对于该领域的了解仍不够深,建议先和拥有相关经验的同事讨论后再发表意见,除了避免自己出错,也增加谈话的说服力。
问题3:自己是否与事件密切相关?
还有一个能判断发言与否的指标,那便是自己本身和问题的关联性有多高。在多数的情况下,员工只需要针对和自己或所属部门有关的问题提出意见。若当前讨论的议题与自己的职务并没有直接相关,那么实在不用冒著被主管白眼的风险提出意见。如果真的有不可忽视的错误,最好也先和该部门职位相当的人讨论后,由该部门员工直接彙报,避免自己被冠上「多管閒事」的封号。
问题4:如果不阻止,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最后一个判断发言与否的指标,也是最重要的依据,那就是若自己没有指出错误,最糟的结果为何。事实上,主管难免在报告中会出错,若只是简报上字型的小问题,不用特别提出来也没关系,因为后续的影响不大,可能根本也没人在乎。然而若是牵扯到公司的营运,甚至是客户需求的重大疏失,若未即时阻止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可以委婉的说出错误,并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沟通是门艺术,什么时候该发言,什么时候又该沉默,其中的拿捏并不容易。在发言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提出的意见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真的要说出口时,也记得一定要保持诚恳的态度,以委婉却坚定的语气和主管沟通,不要带入太多个人情绪,同时要尊重主管的意见,在不伤和气的同时也能为团队创造双赢的局面!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