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1-6493417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经营理念

前员工爆料公司负面消息!企业该如何因应?

来源:合肥招聘网 时间:2018-10-09 作者:合肥招聘网 浏览量:

爆料风气盛行的现在,万一遇上离职员工爆料对公司不利的消息,该怎么处理才好?今天这篇文章不是要提醒企业如何『防堵』,重点反而是在如何『预防』!


360截图-1784089.jpg

这是我刚刚看到的新闻,这一件事情其实跟劳资争议有非常大的关联,随着吹保护法案的提起,举报跟爆料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不得不说,有些恶质的职业举报者就是以此为业,但今天这一篇文章不是在提醒企业要如何的『防堵』,反而是小弟想藉着这篇文章来告诉企业要如何的『预防』,也许有人会认为防堵与预防是相同的,但以我的实务经验来说,定义其实是不同的。


防堵是已经发生事情在补救。


预防是就尚未发所做的措施。


防堵其实就是劳资争议的阶段了,我先不说这一间业者的行为是否正确或员工的行为是否正当,因为那都不是重点,法官是依证据来下判断,但我要说的是…企业其实是可以不用走到这一步,因为花在诉讼的费用及时间成本,根本是在增加问题,而非解决问题,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分享!



一、企业要先看清楚员工爆料的『前因』是什么?


我曾说过我非常不喜欢爆料这个行为,但如果员工的爆料是企业逼出来的话,那么该检讨的就会是企业而非员工,所以在处理类似的案件时,我都会提醒企业要先理解爆料的原因是什么,看内容,其实就跟劳动条件有所关联,所以企业不要以为请员工走人就可以了,因为只要员工握有证据,企业仍没有办法降低这个风险。


二、就这个前因,企业要做的是『改善』,而非否认到底:


原因知道了,接下来是看看员工的爆料是否属实,针对非事实的部份当然可以做出澄清,不过各位可以看看通常发生类似的案件时,企业只会做以下两件事:


1. 全盘否认所爆料的内容


2. 针对内容不做任何回应


这两种做法不能说不对,但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做法,就我的经验,员工的爆料一定会有所来源,因此针对内容企业要做的是逐项检视,然后就未达标淮的事项做渐进式的改善,这不但可以让社会大众提升企业好感度,最重要的是让员工知道公司有不足之处,会尽最大的能力去改善,这才是真正要做的,上述的两项方法不算是最好的方法。


三、提诉讼的目的在于撇清事实,而非是恐吓员工:


提起诉讼有很多种理由,其中不乏以讼止血的策略,如果员工今天真的都是无地放矢、倒果为因,那提起诉讼是正确的,但如果不是呢?我们的确可以透过诉讼的方式来撇清事实,但如果只是想要恐吓员工,然后让他们闭上嘴的话,我只能说企业最好多淮备一些诉讼的经费,因为这种诉讼将会层出不穷,打不完的。


四、败诉的影响不止是成本,而是引发更大的危机:


打诉讼除了和解之外,也只剩两种结果,一个是胜诉、一个是败诉,胜诉也不要太开心,因为对造方还可以上诉,但如果是败诉的话,虽然企业也可以提起上诉,但这个时间点企业面临几个危机:


1. 打诉讼的成本


2. 企业形象重创


3. 员工情绪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我通常在处理类似的案子时,我都先把诉讼放在一旁,然后先着眼于仍在公司服务的员工,因为他们才是企业经营获利的伙伴,企业如果只想告倒对方,忽视这一群员工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爆料会出现、更多的员工会离职、企业的形象将会更下滑,讲到这裡,还有企业那么想上诉或诉讼的吗?


五、透明的沟通管道 + 定期的检查 = 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通常会建议企业开劳资会议,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及讨论,只讨论『应改尽事项』,让员工参与及提出建议,如果有项目是跟法规相关的,还可以请主管机关的人员列席参加,正所谓透明再加上定期的查核改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


劳动法能解决多少问题?


劳动法能增加多少问题?


这两者其实并无冲突,反而是我们都要试着与员工、企业、政府找到那个平衡点,否则就会像现在的情况,政府每年的裁罚金额一直往上走、劳工的薪资却是负成长、企业的竞争力也向下走…更不会出现『台风假要补假』的荒唐规定,与各位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合肥招聘网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1004308号-3 公安备案号:34012202341107 号

地址:合肥肥东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01办公室 EMAIL:HR@cnzrc.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210355 人力资源证: 3401220020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